竖画怎么写( 二 )


其法称点为“侧”,须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画为“勒”,须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应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故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须驻锋提笔,突然趯起,其力才集中在笔尖;仰横为“策”,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画末;
长撇为“掠(lüè)”,起笔同直画,出锋要稍肥,力要送到,如一往不收,易犯飘荡不稳的毛病;短撇为“啄”,落笔左出,要快而峻利;捺笔为“磔(zhé)”,要逆锋轻落笔,折锋铺毫缓行,至末收锋,重在含蓄 。后人亦将“八法”两字引申为“书法”的代称 。
永字八法是指中国传统的八种汉字基本笔画,即“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点)、勒(横)、努(竖)、趯(钩)、策(提)、掠(撇)、啄(右短撇)、磔(捺)”八画,以诸宗元所著《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笔画
5. 悬针竖怎么写 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 一般来说,竖要写得挺拔,写得挺拔才能显现出精神 。怎样才能写得挺拔,一是不要把竖写得过直,二是运笔有力 。
竖不宜过直,就如同人的直立一样,要挺胸,但不宜过直,站得过直就要含胸,这样站着虽说是前后一条线,自己不舒服、不自在 。别人看也觉得别扭,这叫过尤不及,所以说不要过于求直 。
竖贵有力、竖画贵在有力,与竖画的过直也有关系,柳宗元说“努(竖)过直而力败”这是因为竖画过直就如同是立着的木头,板滞 。宋朝的陈思说“直则众势失力,滞则神气祛散” 。也就是这个意思,因而,前人在写竖画时或左或右地总有些欹斜(写横画时都有些略向右上),并不过于求直,这一点在欧体书法中尤为明显 。智永说“竖为努(永字八法中称竖为努),用力也” 。写竖画用力,这个“力”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力有所不同 。移动一样东西,鼓鼓劲、加把力,也就可以了 。用笔可不行,功夫不到,一竖就是写不出挺拔的效果来,说是把浑身的力都用上去,即使将笔杆子捏断了也是不行,这是事实,不可强求 。因为用笔的力,不在手上而是在笔端,而要使笔端有力这就需要有技巧,需要有驾驭和娴熟使用技巧的功夫 。因此这要有个锻炼的过程 。这就叫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
写竖画,要逆锋起笔,向右顿笔,然后稍提转折向下(向上回锋收笔便是一点,向右上运笔便是写一横)运笔,最后如果顿笔左上回锋收笔便是垂露竖;若是顿笔后提笔出锋便是悬针竖 。要得竖画有力,起、行、收的三个用笔过程都要认真对待,切不可一落笔便直行笔,养成习惯后纠正起来也就比较困难 。逆锋起笔要如董其昌所说,就象是用锋利的宝剑斩钉截铁那样,干净利落,不要以模糊为藏锋;收笔回锋要尽全力,不能草率;行笔要如元朝的李溥光所说:“努(竖)之法用弯行曲扭,如挺千斤之力” 。“弯行曲扭”说的是用笔要有斜正上下,平侧偃仰,这样就能使笔锋得到控制和调整,使笔锋始终是在中锋的状态下运行,这样就能使笔锋与纸的摩擦力增加,笔锋与纸的摩擦力增加就会有涩势,有涩势就会有阻力,有阻力笔锋就象是逆水行舟,每进一分,都要尽一身的力气来向前挺进,这样写出来的竖画,自然是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直中见曲,如“万年枯藤” 。
竖有垂露竖、悬针竖,还有内曲竖、外曲竖等 。
6. 写字笔画 儿歌 《汉字笔画》儿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