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数字中零该怎么写( 二 )


这7个符号位置上不论怎样变化,它所代表的数字都是不变的 。它们按照下列规律组合起来,就能表示任何数: 1.重复次数:一个罗马数字符号重复几次,就表示这个数的几倍 。
如:“III”表示“3”;“XXX”表示“30” 。2.右加左减:一个代表大数字的符号右边附一个代表小数字的符号,就表示大数字加小数字,如“VI”表示“6”,“DC”表示“600” 。
一个代表大数字的符号左边附一个代表小数字的符号,就表示大数字减去小数字的数目,如“IV”表示“4”,“XL”表示“40”,“VD”表示“495” 。3.上加横线:在罗马数字上加一横线,表示这个数字的一千倍 。
如:“ ”表示 “15,000”,“ ”表示“165,000” 。我国古代也很重视记数符号,最古老的甲骨文和钟鼎中都有记数的符号,不过难写难认,后人没有沿用 。
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迅速发展,适应这一需要,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 。筹算用的算筹是竹制的小棍,也有骨制的(图9) 。
按规定的横竖长短顺序摆好,就可用来记数和进行运算 。随着筹算的普及,算筹的摆法也就成为记数的符号了 。
算筹摆法有横纵两式,都能表示同样的数字. 如果要表示1971,就可以摆成如图11的样子 。从算筹数码中没有“10”这个数可以清楚地看出,筹算从一开始就严格遵循十位进制 。
9位以上的数就要进一位 。同一个数字放在百位上就是几百,放在万位上就是几万 。
这样的计算法在当时是很先进的 。因为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真正使用十进位制时已到了公元6世纪末 。
但筹算数码中开始没有“零”,遇到“零”就空位 。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为“┴ ╥ ” 。
数字中没有“零”,是很容易发生错误的 。所以后来有人把铜钱摆在空位上,以免弄错,这或许与“零”的出现有关 。
不过多数人认为,“0”这一数学符号的发明应归功于公元6世纪的印度人 。他们最早用黑点(??)表示零,后来逐渐变成了“0” 。
说起“0”的出现,应该指出,我国古代文字中,“零”字出现很早 。不过那时它不表示“空无所有”,而只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 。
如“零头”、“零星”、“零丁” 。“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还有一个零头五 。
随着阿拉数字的引进 。“105”恰恰读作“一百零五”,“零”字与“0”恰好对应,“零”也就具有了“0”的含义 。
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罗马数字中没有“0” 。其实在公元5世纪时,“0”已经传入罗马 。
但罗马教皇凶残而且守旧 。他不允许任何使用“0” 。
有一位罗马学者在笔记中记载了关于使用“0”的一些好处和说明,就被教皇召去,施行了拶(zǎn)刑,使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但“0”的出现,谁也阻挡不住 。
现在,“0”已经成为含义最丰富的数字符号 。“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有 。
如:气温,并不是说没有气温;“0”是正负数之间唯一的中性数;任何数(0除外)的0次幂等于1;0!=1(零的阶乘等于1) 除了十进制以外,在数学萌芽的早期,还出现过五进制、二进制、三进制、七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二十进制、六十进制等多种数字进制法 。在长期实际生活的应用中,十进制最终占了上风 。
现在世界通用的数码1、2、3、4、5、6、7、8、9、0,人们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实际上它们是古代印度人最早使用的 。
后来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的数学融进了自己的数学中去,又把这一简便易写的十进制位值记数法传遍了欧洲,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阿拉伯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