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庚帖怎么写( 二 )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当日两位月老,齐到娄府,设席款待过,二坐坐上轿子,管家持帖,去鲁编修家求亲 。鲁编修那里也设席相留,回了允帖,并带了庚帖回来 。”在第二十一回亦写道:“牛浦不敢违拗,次早写了两幅红全帖:一幅拜卜老为媒,一副拜姓贾的小亲家 。那边收了,发过庚帖来.牛老请阴阳徐先生择定十月二十七日吉期过门 。”
庚帖又叫婚帖 。《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一回写道:“奶奶肯了,讨个婚帖儿与我,好回小老爹话去 。玉楼取了一条大红缎子,使砒安交铺子里传伙计,写了生时八字” 。在第九十七回中亦写道: 。又迟了几日,薛嫂子送花儿来,袖中取出个婚帖儿来,大红缎子卜写着开缎铺葛员外家大女儿,年一耳一岁,属鸡的,t_ 一月十五日时生,小字翠屏 。生得画儿般模样 。”
5. 庚书,书写的格式 其格式一般为:横行、竖行自便(最好是竖行,从右向左)
先写:龙凤呈祥、彼易年庚
男方姓名:X姓讳XX
生辰八字:农历年、月、日、时
籍贯:XXXXXX
先人名讳:父X姓公讳X、祖X姓公讳X、曾祖X姓公讳X
今凭大老月翁***先生作线,与***阁下令爱(郎)结为婚姻,永偕伉俪之好 。
男方姓名:某某
冰人:某某
同押(男方和冰人既介绍人签名)
*年*月*日庚书大吉大利
庚帖是互相送的,俗称“换龙凤帖”,洛阳民间也称为换书、换启 。
扩展资料:
庚帖,中国民间婚俗之一 。旧时订婚,男女双方互换的八字帖 。帖上写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等 。
来历:
古代中国婚俗把写有男女双方姓名、籍贯、生辰八字及祖宗三代姓名的红色柬帖称为“庚帖”、 。也有的称为“年庚帖子” 。“庚”即年庚 。男女双方庚帖互换以表示向其求婚或定婚 。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四《浙江海宁风俗记·嫁娶》载:.“庚帖由冰人送至乾宅,是否以一月为定,不能过日,一月之中,乾宅须将庚帖请著者合婚,或赴神庙求签 。如卜之吉,则央冰人向坤宅报告,选口缠红否则将庚帖送还.闻亦有不问卜者,谓之天婚,庚帖送来时,乾宅以米淘箩一只,红筷一把,上覆红巾,供天井中,设香案一,冰人即将庚帖安放箩中,不顾而去 。”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庚帖
6. 女儿添箱贺礼礼金帖怎么写 到了准备完娶成婚的时候,男方预先择定迎娶的吉日佳期(按阴历算),用红纸帖写好,备上礼品,由媒人送至女家,谓之“送日子”,亦称“送日”、“送日帖”、“送日头”、“送日单”、“送日子单” 。类似古代“六礼”中的“请期” 。
旧时十分重视嫁娶的时日,一定要择吉避凶,选个黄道吉日 。人们往往请算命先生或星相先生“捡日子”,先生用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或加以男女双方的父母、祖父母的生辰八字,综合推算出没有相克的结婚吉日 。也有翻阅皇历,参照其中宜忌所指而选择日子 。在大田,拟定婚期既要根据男女本人的生辰八字,还得看双方其它家庭成员(女儿除外)的生辰八字,如有一人的八字与之相冲,便要重选日子 。
除却算命先生的玄虚论说和老皇历的宜忌戒律之外,福建民间还流行关于婚期吉凶的习惯说法 。一些地方忌无春之年嫁娶 。无春之年,指当年无立春日,有些地方称之为“寡年” 。因“寡年”的“寡”字与“寡妇”、“寡居”、“鳏寡孤独”等词语相关,显然是大不吉利的 。在闽东、闽北的不少地方,忌女子十八岁和二十四岁那年出嫁,也有只忌其中之一的,因为传说中的临水夫人陈靖姑(民间信奉的女神)十八岁结婚,二十四岁祈雨殉难,所以对待嫁女子而言,十八岁与二十四岁乃不祥之龄 。至于婚期所处的季节、月份,福建人普遍喜秋冬和仲春(尤以秋冬时节为多),夏季甚少 。闽南一带有忌五月、七月、九月之说,谓“五月有误”(“五”与“误”谐音)、“七月娶鬼某”(七月为鬼月)、“九月狗头重(“九”与“狗”音同),嫁娶皆不利 。邵武人选择结婚的吉期,一般都是逢六、逢七、逢九或十二这些日子,月份大多是在农作物收成之后的秋冬之季(即九月至次年正月),忌八月 。秋冬是秋收冬藏的黄金季节,又是农闲的日子,秋收之后,家境也相对宽裕,适宜于男婚女嫁 。民间也有“秋收冬藏,娶妻拜堂”之说 。且春节前完婚,“娶个媳妇过大年”,更加增添节庆喜气 。而在夏季,天气炎热,食物易腐,人觉困倦,农事繁忙,夫妻生活不便,故尽量避免举行婚礼 。在一些地方,人们多选择双日成亲,忌单日嫁娶;许多地方还有定双月双日的结婚习俗 。以应“好事成双”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