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简介怎么写( 七 )


9. 书的来历和简介 书的历史 无论古今中外 , 对于书 , 人们总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 。
手工精制的纸特别适合中国书画之用 , 分生宣和熟宣两种 。人类许多伟大的创造 , 大都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 , 并聚合无数人的心力 , 时刻成长、壮大 , 图书也不例外 。
以我们中国为例 , 它至少已有叁千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 , 其间人们所投入的智慧与劳力 , 更无与伦比 。图书在迭次的经过创造改进 , 才有今天的面貌 。
大体来说 , 历史上 , 除了某些为特殊目的所制作的图书之外 , 书籍的发展 , 略有脉络可寻 。最早人们的交往 , 在彼此示意之时 , 可能只借手势或音量做为媒介 。
其后 , 从经验的累积 , 进而确定一些固定的音节 , 来代表某种特定的意义 , 于是人类跨出了有声无言的时代 , 迈入到有言无文的社会 。有了语言 , 人类往往借助于记忆力 , 把听到的话 , 牢牢记住 , 再对别人复述出来;或将心中的理想 , 个人的经验 , 借语言加以传播 。
这种目的及办法 , 与日后图书的功能相近 , 因此 , 可以称之为口传的活书 。人类的记忆到底有限 , 有时更会走样 , 口传的活书 , 必然有许多缺陷 。
于是 , 聪明的人类起而发明了许多帮助记忆的方法 , 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结绳 。以结绳的大小、松紧、多寡及涂上不同颜色等方式 , 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意义 , 我们可称之为绳书 。
绳书能传到远方 , 也能长期保存 , 比起语言 , 自有某些长处 。然而终因其式样变化有限 , 无法满足快速进步中人类社会的需要 。
于是 , 人类再着手改进 , 乃从模仿天性里 , 描绘外界形像加以简化 , 使之蜕变成为简单的图像 , 再用它来做为意象的符号 。这种图画 , 已有文字的雏形 , 一般人称之为文字画 。
之后 , 经过再改良演进 , 渐渐成为定型的象形文字 。又经过长时期的发展 , 终于成就了无数的字体 , 供人们应用 。
文字的出现 , 既为人类文明开拓了崭新境界 , 也为书奠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先发展的 。
商代甲骨卜辞大部分是些问句 , 记事的话不多见 。两周金文也还多以记言为主 。
直到战国时代 , 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 。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 , 说出的、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 。
卜辞我们称为“辞” , 《尚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辞” 。我们相信这些辞都是当时的“雅言”① , 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 。
但传到后世 , 这种官话或普通话却变成了诘屈聱牙的古语了 。活字版 有了文字 , 首先需要寻找写刻的材料 。
最早书写材料都取自于自然界 , 如:石块、树皮、树叶、兽皮、兽骨及动物的甲壳等等 , 都是其例 。但这些材料 , 各有缺陷 , 无法充分发挥文字的纪录功能 。
春秋战国时代 , 知识日渐普及 , 着书立说 , 大行其道 , 为应需要 , 简书和帛书乃相继产生 。「简」是用竹或木制成狭长的条片 , 书写时 , 由上而下 , 一片一片接续下来 , 然后再依顺序由右而左的排列 , 并以绳索加以编连 , 这样一部著作 , 便能连贯而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