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的拼音怎么写的( 二 )


赏析: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 。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 。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 。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 。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 。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
夜半更深,一个人划小舟泛于广阔的洞庭湖上,天地间唯有自己,“表里俱澄澈”,“妙处难与君说” 。但这寂寥仍让他想起往事,“应念岭表经年,肝胆皆冰雪” 。当职期间,自问心中无愧,也就把这往昔打点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西江水作酒,北斗星作盅,天下万物邀作宾客,举杯畅饮 。扣舷而啸,将心中郁闷尽散入虚无之中,其气势之恢宏,让人心胸登时为之开朗 。
张孝祥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景中寓情;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 。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 。因此南宋学者魏了翁认为:“张于湖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 。”这首词历来为人称颂,还因为他在词中所创造的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 。在写作此词的同时,作者还写了一篇小品《观月记》,记载了这次夜游的经过,可以并读 。
此词别本题作“过洞庭”,此词为月夜泛舟洞庭,写景抒情之作 。上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湖光水色,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 。下片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肝胆皆冰雪”可谓是一切志士仁人的共同品性,是人类最可宝贵的品格 。结尾几句以西江北斗、宾客万象的奇思妙想和伟大气魄,表现他淋漓的兴致和凌云的气度 。表现出对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极高的精神境界 。有人说本词相当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谓真知灼见 。在政治上遭受挫折之后,尚能泰然自若,游于物外的处世态度,表现出对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极高的精神境界 。王闿运极力推崇此词说:“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犹有尘心”(《湘绮楼词选》) 。全词将清奇壮美的景色,与词人的主体人格相一致,达到一种宠辱皆忘,物我浑然不分的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
3. 望洞庭的作者“刘禹锡”有谁知道拼音 刘禹锡
liú yǔ xī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4] ,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