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招财”质疑 高校“点招”收费百万元( 二 )


­此外,“点招”的另一获益者是高校教职工子女 。普通高校教职工子女报考父母所在学校,且上了该校所在录取批次的最低控制线,可照顾录取 。这样的“内部优惠”在全国高校中普遍存在 。
­江苏一所理工类高校的在职教师告诉采访人员,只要是学校正式职工,其第一代直系亲属高考考本校都可以享受“点招”政策,待遇和普通招生学生一样 。按照相应分数,本校子弟考生还可以选择相关专业 。
­北京某高校的自主招生中,学校子弟享受加分就比普通自主招生考生要高一二十分,且不受专业限制 。
­“暴晒”招考信息 消除高招“污点”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校可以在预留1%计划的同时,为自主招生、保送生、特长生以及部分高校的艺术类招生预留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这些计划在录取时可以根据生源情况调剂使用 。
­教育部今年5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对于违规降分录取的“点招”行为一律立案查处,对于违规录取的学生,责成主管部门不得注册学籍 。
­山东某高校负责人表示,“点招”现在打得严,这个口子基本上关闭了,但是那些有能量但孩子学习不好的人,总要上大学,自主招生就成了新的通道 。“从一定意义上讲,自主招生政策把点招合法化了 。”
­“各种预留计划的初衷是为了提高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让少数考分不够但某一方面拔尖的专才能够进入高校深造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表示,如江苏今年的招生意见中明确高校可预留1%招生计划,用于调节生源地线上生源不平衡或者用于招收少量有学科特长的考生 。但在政策的具体执行中,这些往往成为权力和金钱交易的对象,成为一小部分特权群体共享的“蛋糕” 。
­殷飞认为,变味儿的“点招”其实质就会让少数人用金钱和权力换取分数,它不仅严重侵害了大多数考生的合法权益,严重破坏了高考招生的公平公正,而且是教育领域滋生腐败的温床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一定要坚守这条底线,这是教育的职责和意义所在 。”
­江苏省教科院张扬生研究员认为,“点招”如同毒瘤,需要猛药医治,而首要的医方就是信息公开,比如对预留计划招入的学生情况应全部予以公示,并且阐述招生的依据和理由 。这不仅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法规中加以明确,更需要各地进一步加强高招的透明度和网络化,把高招的公平之网织得更紧一些,更密一些,让这一交易没有操作的空间和时间 。(采访人员 周婷玉 凌军辉 娄辰)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