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原的原怎么写( 四 )


以土地来说,公和侯有各百里,伯有七十里,子和男有五十里 。以下可为来洲到莒县的原姓后人家谱辈分前几个如有类同请与本人 。
3. 姓原的有多少人 一、姓氏源流 原(Yuán)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的裔孙原轸之后,以国(邑)名为氏 。
据《姓氏急就篇》载,西周初,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受封于原(古称轵邑,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世为伯爵,史称原伯贯,建立原国 。春秋时原国被晋国所灭,原伯之后转封于先轸,号为原轸,官为晋国上卿,其采邑在原邑 。
《水经注》说:“辽山县西南黄崖山,先轸所出也” 。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子重耳为避难流亡国外,漂泊达十九年之久,先轸与狐偃等一批近臣随行,为五贤之一 。
原轸其后世子孙以国(邑)名“原”为姓,称为原氏,遂形成原姓 。得姓始祖:先轸(?-公元前627年) 。
因采邑在原(今河南省济源西北),又称原轸 。春秋中期晋国大夫,杰出的军事将领 。
初为下军佐,后升为中军元帅,掌握国政 。先轸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既有元帅职衔,又有元帅实绩的著名统帅 。
论才干,他既有军事家的韬略又有政治家的头脑;既有筹谋策虑之长,又有临阵指挥之能 。而且他的谋略很多都具有普遍意义或理论价值 。
论人品,他性情暴烈不驯,却耿正忠诚,是一位不惮以身殉义的丈夫 。据《英贤传》载,周文王之子封于原建立原国(原国初在今山西沁水县后迁河南济源市),国君称原伯,原伯后裔有原伯姓 。
又据《姓氏急救篇》云,原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六子,封于原邑(今河南省济源),为伯爵称原伯,后为晋国所灭,原伯子封于先轸,号称原轸,其后有原姓 。故原氏后人奉先轸为原姓的得姓始祖 。
[编辑本段]二、迁徙分布 (缺)原氏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 。周武王灭商朝,建立西周 。
封周文王第十六子为原伯(伯爵),史称原伯贯,受封于原国(古称轵邑,今为河南济源市) 。原伯是他的氏 。
官职先是卿大夫 。春秋时原国被晋国灭,其后人以原为氏 。
古城济源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相望,北依太行与晋国毗邻 。是愚公的故乡 。
《水经注》曰:“济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 。”杨守敬《水经注疏》曰:“在今县西北四里,俗呼为原村,遗迹犹存 。”
现济源市西北2公里的庙街有原城故址 。20世纪40年代尚存城垣,其文化内涵以龙山文化为主,也有周代遗存 。
史传夏帝宁都于原,周初的原国可能就建在夏都原城的故墟上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晋文公于前635年围攻原国 。
原国人跟愚公一样坚韧不屈,说:“晋(山西)人想霸占我们,咱不干” 。晋文公只好屯兵攻打,跟士兵约定三天为期 。
过了三天还没打下来,晋文公就命令撤退 。军官们请求等一下,说:“原国就要投降了” 。
晋文公说:“信用是国家的珍宝 。得到原国失掉珍宝,我不这样做” 。
终于离开了 。没走多远,原国人听到消息,文公守信,主动撤军,哪儿找这么好的守信用的国君啊 。
原人感动得赶紧下城,把晋文公接进城里 。原国亡国后,晋文公将原伯贯迁往冀(山西省河津市) 。
原氏后裔主要居住于太行,王屋山中以及纷河,漳河两岸,在别的地区及世界各大地区也有他们的身影 。无论在那里,他们都在象愚公移山一样刻苦耐劳,奋斗不息 。
河南省济源市,在温县西北60公里处,有原社、原庄等遗址村名 。据《济源志》云,为春秋是原国所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