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论文怎么写( 三 )


岳飞悲愤交集,慨叹道:“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只得先扬言要渡河进攻,迷惑金军,然后下令从郾城撤退 。当地人民拦住岳飞马,说:“我等顶香盆,运粮草,迎接官兵,金人都知道,将军走后,我们还能活吗?”岳飞悲痛流泪,取诏书给他们看,说:“我不得擅留!”岳飞下令,留兵五日,保护人民南撤 。
七月间,岳飞军退守鄂州,已收复的郑州、颍昌、蔡州、淮宁等大片土地,又被金军夺去 。韩世忠、刘光世、刘锜等军纷纷从前线撤回 。
刚从临安出发、领兵出泗上的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在宿州中金兵埋伏,军溃 。以妥协苟安为国策的宋高宗,在大敌当前,不得不战的形势下,下令抗金,但目的仍在战后求和,并无北上恢复的打算 。
六月间,顺昌之战时,枢密院颁下檄书,引录高宗的话说:“本欲为民而吊伐,岂忍多杀以示威!誓与华夷,捐除首恶,期使南北,共享太平 。”明白宣布战争只在“生擒兀术(宗弼)”,恢复南北“共享太平”的“和议” 。
高宗时刻担心战争的胜利发展,影响和议,又时刻担心将帅权大,威胁朝廷 。他对张俊说:“你读过郭子仪传么?子仪总重兵处外,而心尊朝廷,或有诏至,即日就道 。”
又说:“若恃兵权之重而轻视朝廷,有命不即禀,非特子孙不能享福,自身也要有不测之祸 。”岳飞始终反对苟安,坚持抗战,以“直抵黄龙”为目标,越是作战得胜,功高望重,越是触犯高宗的大忌 。
两种不同观点的对立,日益尖锐,岳飞的“不测之祸”临头了 。一一四一年二月,宗弼统领的金兵从汴京再犯淮北,高宗命诸将合兵淮西,杨沂中与刘锜、王德等部在柘皋镇大败金兵,收复庐州 。
岳飞奉诏出援,兵行至舒、蕲 。
3. 有关中国历史人物的鉴赏的论文怎么写 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 。
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理想与现实的两难 中西冲突,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明体系的冲突 。
这样的冲突既是局势上的冲突,也是士大夫内在观念的冲突 。因此,晚清外交的两难本质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 。
把李鸿章放到中西对比的世界环境中去评价,有助于深刻理解李鸿章和晚清的命运 。处在中国传统外交体制解体的历史悲剧中,李鸿章是晚清中国官僚集团中较为清醒和理性地对待“千古变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力图建立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的明确的原则和适应性的方式,但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他认识到时代变局需要中国变革,而又无法从体制上乃至文化上采取根本的变革;他实现了从崇拜皇权到推崇国权的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证明他本质上仍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家,但他在外交操作上的现实主义与晚清外交面临的两难:既要维护帝国的传统外交体制??天朝礼治体系或朝贡体系的传统理想,又要适应完全对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现实,便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
两难之下,对李鸿章对外交涉的评价,必须对他的鲜明的时代意识予以充足的关注 。客观的说,在晚清权臣中,李鸿章是最具洞察力的 。
李鸿章对时局有明确的看法,并为此提出著名的“千古变局”的命题 。在1865年、1872年和1874年他在致友人的信及若干奏折中,多次强调,中外之局势是“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深切认识到中国必须开放,与西方竞争 。
这才有了后来洋务运动的兴起 。李鸿章的变局观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就提不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命题,也就不会有对时局的冷静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