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把握亲子关系的距离才更为恰当呢?
教育心理专家研究提出一个三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 , 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 , 完全依赖 。
第二阶段 , 共同控制(6~12岁)父母在一定距离内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 , 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 , 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 。
第三阶段 , 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做出众多的重要决定不完全依赖父母 , 和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 。
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 , 会出现低社会行为 , 如倾向内部言语 , 与他人保持距离 , 不愿参加群体活动等;如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则会形成高社会行为 , 如总是寻求接纳 , 表现忙乱 , 要求给予注意;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地沟通、融合 , 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 , 无论群居或独处都会有满足感 , 并能根据情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 。
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 , 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 , 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 , 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 , 常常担心不受欢迎 , 不被喜爱 , 从而避免有亲切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环境中 , 长大后会表现出高个人行为 , 如强烈寻求爱 , 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 , 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 , 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 , 也没有爱的缺失感 , 能恰当地对待自己 。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 , 使之有某种自主权 , 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双亲如果过分控制 , 则易于形成专制行为方式 , 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 , 易独断专行;或者形成拒绝支配式的行为方式 , 表现顺从 , 不愿负责 , 拒绝支配他人;或者焦虑过重 , 防御倾向明显 。
因此 , 现代父母要与“心理断乳期”的孩子友好相处 , 具体行动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不过多干涉孩子;不给孩子过分的爱;不要总拿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和经历去要求孩子;不要按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孩子;学会用新的办法管教孩子 , 努力与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 , 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谈;尽量抽一些时间和孩子友好相处 , 多采用游戏、音乐、活动的方式培养亲子关系;只做孩子顾问 , 顾问只细心聆听 , 协助抉择 , 而不插手干预 , 仅建议改弦更张;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把想说的话写下;不要无所不问 。
对孩子的爱 , 应该亲密有度 , 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能给亲密一个合理的距离 , 就会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 孩子就会对人真诚、友爱、关怀、体贴、理解与宽容 , 就有可能得到良好的人际关系 , 最终收获幸福 。
教育孩子不能打 请对他们温柔点
打孩子从小挫伤孩子自尊
在我的临床咨询中 , 的确有不少的成人把一生的不快、不幸福归结于父母的粗暴态度 , 使他从小就没有尊严与自信心 , 这样的事要两说 。许多人成年后不愿意接受现实 , 以为如果小时候父母不如何如何 , 自己现在就会怎样 。其实 , 这是一种对责任的逃避 。持这种想法的人 , 甘愿扮演一个社会的弱者 , 沉浸在对过去事物的抱怨中 , 以“我无能为力”来放弃他该有的努力
- 胖子行动队评价 胖子行动队图片
- 原地跑步的方法是什么?
- 我们在悬挂八卦镜时候会有哪些禁忌呢
- 博学笃行 博学笃行盛德日新
- 居功至伟 居功至伟解释
- 银根 银根
- 液晶电视为什么有声音但黑屏
- 手机怎么样拍抖音短视频
- 艾肯地下城 艾肯中国
- 清唱剧 清唱剧之父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