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二 )


36、的壮观景色 。
37、 下面“遥岑远目 , 献愁供恨 , 玉簪螺髻”三句 , 是写山 。
38、“遥岑”即远山 。
39、举目远眺 , 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 , 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 , 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 , 景色算上美景 , 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
40、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 , 撒在明月中” ,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 , 是此句用语所出 。
41、人心中有愁有恨 , 虽见壮美的远山 , 但愁却有增无减 , 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 。
42、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
43、词篇因此而生动 。
44、至于愁恨为何 , 又何因而至 , 词中没有正面交代 , 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 , 可以意会得到 。
45、 北望是江淮前线 , 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 , 收复无日 。
46、南望则山河虽好 , 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 , 志士不得其位 , 即思进取 , 却力不得伸 。
47、以上种种 , 是恨之深、愁之大者 。
48、借言远山之献供 , 一写内心的担负 , 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 。
49、开头两句 , 是纯粹写景 , 至“献愁供恨”三句 , 已进了一步 , 点出“愁”、“恨”两字 , 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 , 由客观而及主观 , 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 。
50、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
51、“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 , 夕阳快要西沉 , 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 , 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 。
52、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 , 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 , 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这里“落日楼头 , 断鸿声里 , 江南游子”三句 , 虽然仍是写景 , 但无一语不是喻情 。
53、落日 , 本是日日皆见之景 , 辛弃疾用“落日”二字 , 比喻南宋国势衰颓 。
54、“断鸿” , 是失群的孤雁 , 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
55、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 , 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 , 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
56、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 , 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 , 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
57、 “把吴钩看了 , 栏干拍遍 , 无人会、登临意”三句 , 是直抒胸臆 , 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 。
58、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 , 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 , 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
59、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 。
60、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 , 含笑看吴钩”的句子 。
61、“吴钩” , 本应在战场上杀敌 , 但现在却闲置身旁 , 只作赏玩 , 无处用武 , 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 , 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 。
62、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