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传销 新能源电池传销骗局( 二 )


未来可能会出现一种更加高效清洁的能源,但是那是未来的事情,10年8年之内还是很难有这样一个成熟的技术出现的,毕竟任何一种技术他都要经历从无到有的环节,他不是突然之间就能成熟的,就算是发现了在市场上面可以应用它,必然会存在成本比较高的问题 。要经历5~10年的时间,把这个成本降低到普通群众可以接受的程度,他才能真正在市场上面大规模普及 。
有些人说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骗局,你是怎么感觉的?所谓骗局就是设计一个陷阱,通过一些欺骗活动、诡计、阴谋或诡计来欺骗人们 。新能源汽车只是一类产品的术语 。传统汽车使用汽油和柴油,而新能源汽车减少或不使用燃料作为动力,如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甲醇汽车等,它们仍然是一种汽车 。就像火车、飞机、无人机和其他东西一样,它们是中立的 。诚然,许多心怀恶意的人利用“新能源汽车”一词进行诈骗,以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水氢发动机”、各种欺骗、用不成熟的产品愚弄人等,但这些都与新能源汽车无关 。它们是人类的问题 。例如,传销在国外是一种正常的营销活动,在中国,传销已经成为“老鼠联想”的真理 。
认为新能源汽车是骗局的人常常把钻空子的人所做的事情与新能源汽车的本体混淆起来 。实际上,许多人并不知道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是多少 。为什么这么多汽车企业混水摸鱼来作弊呢 。以比亚迪为例 。众所周知,比亚迪2019年的财务报告营业利润约为23亿美元,但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比亚迪在2020年获得了超过33亿美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补贴金额超过了其销售汽车的收入,对吗
许多人认为,新能源汽车省钱是因为它们节省了加油成本,而新能源汽车在废气排放方面当然没有太多限制,这不仅省钱,而且还省去了很多麻烦 。然而,有人认为,新能源汽车自始至终只是一个骗局,因为国家在购车初期就有补贴,但当时很多汽车企业为了获取利益不惜骗取补贴 。当他们被发现时,汽车企业只能自己承担后果 。
如何警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新骗局?近期,老家一位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向我咨询了一个投资问题 。在这个县城里,有人开始兜售以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技术为旗号的“投资” 。其模式比较简单,也是缴纳入会费成为会员,同时发展其他会员获取提成 。这种模式让我立即想到了“传销”,在对这家注册在广州的企业进行了仔细的摸底之后,几乎可以确认这就是一个“传销”的升级版 。但令我吃惊的是,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竟然成为了新骗局的旗号 。
然而这并不是个例——新能源汽车最终还是没能成为一方净土,在这个长长的产业链条上,已经出现“各式各样”的骗局,并且还见诸于公开报道上 。如果我们把骗局的概念放的比较宽泛,那么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前几年震惊全国的企业骗补——在长达几年的时间中,动辄几亿元、几十亿元的资金被“窃国者”装进私囊,但好在国家通过及时地调查挽救了损失 。而在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上涌动着的投资机会和可憧憬的前景,也成为了一些骗子设计新局的“最好的土壤”,它打着实业的旗号,变换出了多种防不胜防的“陷阱” 。
在最近一年的公开报道中,这样的案例已经为数不少 。比如“中领航科”新能源汽车原始股骗局,这个号称实现了“充电6小时能跑500公里”技术突破的公司,在全国各地售卖“ 一美元一股”的原始股,但最后被证明是一家骗子公司 。这样的骗局其实远不止一个,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也成为骗子们盯上的“温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