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原因 新生儿黄疸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四 )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 , 有轻有重 。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 , 但手心和脚心不黄 。第4~6天最明显 , 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 , 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 。在此期间 , 小儿一般情况良好 , 无其他不适表现 。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 , 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 。一般来说 , 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 , 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 , 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 , 或持久不退 , 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 , 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 , 比如核黄疸 。发生时 , 小儿黄疸明显加重 , 开始表现为嗜睡 , 吸奶无力或呛奶 , 肌张力减退 。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 , 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
以上就是新生儿黄疸症状的介绍 , 要注意的是在新生儿出现黄疸时 , 家长可以喂葡萄糖水帮助退黄 。黄疸较重时 , 应及时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 , 防止核黄疸的发生 , 避免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 。
【新生儿黄疸高的危害】
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可以自行消退的 , 但是病理性黄疸是由许多原因组成的一组疾病 , 必须尽早发现 , 尽早治疗 。有严重黄疸的新生儿应警惕核黄疸的发生 , 特别是未成熟儿 , 月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 一般可于重黄疸发生后12-48小时之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吮奶无力、肌张力减低、呕吐、不吃奶等症状 , 此时如及时治疗 , 可以完全恢复 。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 , 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 , 其预后差 , 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 , 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因此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 , 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 , 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 。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 , 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 , 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
【新生儿黄疸高的预防】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 , 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 , 故妊娠期间 , 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 , 不过食生冷 , 不过饥过饱 , 并忌酒和辛热之品 , 以防损伤脾胃 。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 , 再妊娠时应作预防 , 按时服用中药 。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 , 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 , 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 , 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 , 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 , 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 , 防止破损感染 。
7、需进行换血疗法时 , 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 , 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 , 严格操作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