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的论文怎么写( 五 )


全省有野生动物1000余种 , 列入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5种(亚种) ,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亚种)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1种 。黔金丝猴仅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 , 现仅存数百只 , 是世界上公认的极珍贵动物 。
[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 , 除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外 , 以山石风景、河湖水景、喀斯特洞景、森林风光等为特点的自然景观众多 。另外 , 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10余处 , 如黄果树风景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等 。
4. 写关于‘贵州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及发展’的论文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 ,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 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 。在贵州 , 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物众多的旅游景点 , 吸引着中外游客 。特别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 , 它与外界有着独特的交流渠道 。在贵州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中 , 大多是贵州独有的 , 如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民族建筑、众多的风物特产、可口的美食餐饮、历史名人文化、贵州龙文化、苗侗原生态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 。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 , 并与独特的喀斯特风光构建起贵州旅游文化的灵魂 , 使贵州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 , 成为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资源 。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 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 , 市场潜力巨大 。但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 , 过去 , 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 。改革开放以后 , 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来贵州各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的逐年增多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 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认识 。侗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首次亮相 , 便引起了震动;苗族的木鼓舞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跳上世界舞台 , 便以狂放的风格被称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因其文化独特并保存良好 , 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被国际戏剧界称作“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傩戏等 , 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 以风情浓郁内涵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 。贵州高原山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 , 各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 , 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 , 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 , 它们之间有相通性 , 但又各自独立 , 每一种文化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其它文化无法完全替代的 。这一切都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通过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 , 兴办经济实体 , 借助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 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及其群众快速脱贫致富 。与“信贷扶贫”、“民政扶贫”等其它扶贫方式相比 ,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扶贫方式 。它有其理论依据: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来看 , 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 , 其发展的前提在于旅游资源;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 , 能够带动市场需求 , 树立地区整体形象 , 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 , 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 , 从而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富裕劳动力问题 。此外 , 作为窗口性行业 , 通过发展旅游业可加强与外界交流 , 增进了解 , 促进招商引资 。由此可见 ,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这一命题不是人为的 , 而是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 。正因为如此 , 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 , 将旅游扶贫纳人重要的工作议程 , 明确提出“加强对资源条件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 , 以旅游业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中 , 发展旅游业也是重中之重 。因此可以相信 , 旅游扶贫在缩小东西部差距、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