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家长论文怎么写( 六 )


2、家庭的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 。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 , 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 , 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
首先 , 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 , 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 , 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相容忍的程度 , 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 , 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 , 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 , 易产生逆反心理 。
其次 , 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 , 摆出封建家长式的威风 , 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 , 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 。这些孩子长大以后 , 对父母的这种敬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 , 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
再次 , 父母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 , 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 , 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反社会行为 。
3、学校教育的因素
首先 , 有些教师在数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 , 这样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 , 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 , 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 。而听说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 , 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 , 即使“差生”没有明显的过错或根本没有过错时 , 教师也不道歉 。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 , 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 , 与教师作对 。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 但是在感情上 , 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 。前苏联教育家费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过:“请你不要忘记 , 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 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 , 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
其次 , 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
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生活在班集体里 , 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 , 学生们在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 , 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 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 。班级社会学的研究表明 , 学生在班级中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 。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 , 那么社会与个性的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
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 , 他们在班级中没有知心朋友 , 他们中不少人也向往集体生活 , 想与同龄人交往 , 希望在班级里取得一定的地位 , 试图用各神手段吸引同学们的注意 , 甚至不借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
由于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 不利于中学生的成长 。因此 , 作为被师 , 我们有责任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 使之科学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