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狠手】故事产生于动作,动作来源于人物,人物发力源于编剧给他的压力 。我称之为压弹簧 。
编剧压弹簧越给力,人物的动作发力越大 。所以,老好人当不了好编剧 。
编剧对心爱的主人公不能太好,你得让他受苦,被凌辱,遭打击,让他危机重重、走投无路、苦不堪言、生不如死……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也 。【生活质感】什么是剧本的生活质感:1.人物鲜活,2.故事贴近生活,3.对话生动有趣,4.细 。
4. 话剧如何写 根据你说的,更像个小品,充其量是个情景剧,还谈不上话剧创作 。建议找些较短的剧目,做个样板,参考参考 。比如独幕剧等 。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就可以 。从剧作到演出其实是很大的建设工程的 。
只讲些基本的东西------
什么是戏剧的“三一律”?
“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
所谓“行动的一致”,就是戏中矛盾冲突的一致 。按照高乃依的解释则是:“选择的行动应当有开端、中间和结尾 。这三个部分不只是主要行动中各自独立的行动,而且其中的每个行动本身还包含着处于从属地位的行动……必须使每一幕都留下对下一幕将要发生的事情的期待 。”而不能理解为是“对观众表演一个孤立的行动 。”(见《论三一律,即行动、时间、地点的一致》)一般人都认为:“行动的一致”是从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中引申出来的 。亚氏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完整而且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必须做到“有头、有身、有尾” 。整个事件“要有严密的组织,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 。这正好与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的“凤头、猪肚、豹尾”之论不谋而合,与我们的“一人一事”论十分接近 。
所谓“地点的一致”,在亚氏《诗学》和贺拉斯《诗艺》中都没有任何论述,古希腊、罗马的悲剧与喜剧也不遵守这种金科玉律,而是意大利的卡斯特尔维屈罗在《亚里斯多德〈诗学〉的注释》中提出来的 。他认为一个戏的事件的地点必须不变,不但只限于一个城市或者一所房屋,而且必须真正限于一个单一的地点 。并且以一个人就能看见的为范围 。这显然是难以做到的 。因此,高乃依一方面支持“尽可能地努力做到绝对的地点一致”的意见的同时,又提出了补充、修正办法:一是“在同一幕中绝对不变换事件的地点”;二是“两个不同地点有必要换景” 。
所谓“时间的一致”,乃是意大利的钦提奥讲授戏剧理论时,根据亚氏《诗学》中“悲剧力图以太阳的一周为限,或者不起什么变化”之论提出来的 。而卡斯特尔维屈罗则具体化为:“事件的时间应当不超过十二小时” 。因为看一次戏剧演出“不可能叫观众相信过了许多昼夜,因为他们自己明明知道实际上只过了几个小时” 。尤其荒唐的是,他还提出“这个地点和时间就是表演这个事件的演员们所占用的表演地点和时间” 。他们将舞台时空与事件本身的时空刻板地等同起来,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根本就不可能 。诸如古代曹操八十万大军下江南,现代“百万雄师过大江”,便根本莫法搬上戏剧舞台了 。
5. 变形记结尾怎么写 结尾:1.一贫一富的生活对比,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的不足,看了这篇子让我受益匪浅 。以后我应该适当地改变对人和对事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