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的甲骨文怎么写

1.白在田字格式怎么写白在田字格式写法如下:
田字格是一种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模板,包括四边框和横中线、竖中线 。是小学初学写字规范 。习字时需在田字格中逐渐将汉字写规范,能给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白本义:日出与日落之间的天色 。
(1) (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 。本义:白颜色)
(2) 同本义 [white]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
汉语汉字,常作名词、形容词使用,意为白色,白色的 。
扩展资料:
康熙字典
【午集中】【白字部】白 ·康熙笔画:5 ·部外笔画:0
《疏》秋之气和,则色白而收藏也 。《周礼·冬官考工记》书绘之事,西方谓之白 。《书·禹贡》冀州,厥土惟白壤 。靑州,厥土白坟 。
又《说卦》巽为白 。《疏》风吹去尘,故洁白也 。
又白屋,以茅覆屋也 。《前汉·萧望之传》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 。
又白衣,给官府趋走者 。《前汉·两龚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 。
又白丁 。《北史·李敏传》周宣帝谓乐平公主曰:敏何官 。对曰:一白丁耳 。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白
2.龙共几种写法泷 龙 龙甲骨文中“龙”字为兽首蛇身之状,头顶着一个表示刀状器的“辛”字符号(见图,引之康殷著《文字源流浅说》) 。甲骨文中“龙”字为兽首蛇身之状,头顶着一个表示刀状器的“辛”字符号(见图,引之康殷著《文字源流浅说》) 。
" src="http://www.xuexi88.com/p/20090708/20090708102517-1099173849.jpg" _extended="true">
3.“鄞”字潮汕音怎么读“鄞”如是说 郑传杰(浙江宁波鄞区地方志办公室 ) “鄞”字在权威的《辞源》、《康熙字典》中被注释为鄞县地名 。
长期以来,人们受其影响,深信不疑 。然而事实并非这样,“鄞”字不仅用作地名,也用作姓氏;不仅用作鄞县地名,也用作中原地区及南方许多省的地方名 。
那么“鄞”究竟产生在何时何地呢?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 。”可见“鄞”大约产生于夏朝 。
不过顾祖禹没有指出具体地名 。《国语?越语》称:“越王勾践之地,东至于鄞 。”
一般认为《国语》成书于战国,这就是说“鄞”作地名在战国时期出现了 。秦朝推行郡县制,在会稽郡下设鄞县 。
对此《汉书?地理志》称:“会稽郡,秦制 。县三十六:句章、余杭、鄞、钱塘、鄮……”也就是说“鄞”地正式建置,“鄞”正式成为鄞(州)地的专门用词是从秦朝开始的 。
但上述记载都局限于在鄞州(县)地区,而事实上,秦朝之前,在中原地区,“鄞”字就已经被用作地名了;唐以后“鄞”又在南方许多省中被用作地方名,而且在福建、广东还发现了“鄞”姓人 。那么这些存在于鄞(州)地外的“鄞”与鄞(州)地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答案应该从鄞人两轮迁徙的历史“档案”中去寻找 。
一、鄞人第二轮迁徙 鄞人第二轮迁徙应该是从唐末开始的,迁徙的原因主要是战争 。自唐末到两宋的数百年间曾经历过三次战乱,即五代十国混乱、北宋末金人入侵、南宋末元人入侵 。
这些战乱都来自北方,因此每一次战乱来到,都会导致一大批鄞人离开家乡 。闽西地区是鄞人这一轮迁徙的集散地 。
2007年1月16日本人在《宁波晚报》上发过一篇题为《漫说鄞外鄞》的文章,阐述了闽西地区鄞江(即长汀江)、鄞山寺、鄞仙姑及福建、广东、台湾鄞氏与鄞州(县)的关系 。福建、广东、台湾等地有关“鄞”的用名,根源大都在鄞江(即长汀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