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怎么写( 七 )


写出这骗通讯的采访人员哪天外出采访 , 中午赶不回报社吃饭 , 于是顺便走进北京西单新风饭馆 。饭馆里早已挤满了人 。
采访人员正站在饭桌边踌躇 , 一位热情的老服务员笑着招呼 , 并且很快帮助采访人员找了座位 。对比另外的一些饭馆服务态度不好的情景 , 采访人员立即感到这里有新闻 。
经过一番采访 , 采访人员写出了这篇通讯 , 为饭馆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当然 , 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 , 而是采访人员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 。
新接触新闻的采访人员 , 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 , 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 。但是 , 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 , 刻苦学习 , 勤奋笔耕 , 最后才能成为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采访人员 。
二、积累新闻素材 , 选好新闻题材 , 找准新闻角度 , 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 , 越多越好 。”
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 。”有个外国采访人员说:“你要有作为吗?*8小时写稿不行 , 要做24小时的采访人员 。”
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采访人员 , 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 。
新闻素材是进入采访人员视野并被采访人员所意识 , 所采摘的生活现象 , 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 , 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 , 作为采访人员 , 要积累新闻素材 , 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 。
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 , 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 。他说:“一个作家 。
应该象画家一样 , 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 。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 , 没有画成一张画稿 , 那很不好 。
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 。没有记下一条思想 , 一个特点 , 也很不好 。”
每一个采访人员 ,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 , 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 , 把所看到的一切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 。一个采访人员在几年的采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笔记本” , 将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工作的“万宝囊” 。
新闻素材经选择、集中、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64623761提炼 , 其中一部分被采访人员写入新闻作品 。我们常说:“收集材料要以一当十 , 使用材料要以十当一” 。
采访到的材料多 , 稿子里使用的材料少 , 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但是 , 如果不想办法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 , 让大量的、有生活气息的材料“烂”在自己的笔记本里 ,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
初学新闻报道的采访人员 , 最常犯的一个毛病 , 就的不重视新闻材料的利用和选择 , 他们恨不能将自己的采访所得全部堆砌到新闻稿里去 , 或者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 , 不知如何下笔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呢?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尽量把精彩的新闻素材转化为新闻题材 。
要选择那些真实的、有较大新闻价值的、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作为新闻题材 , 要使选择的材料新颖、生动、有特色 , 能够有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 。而没有被选为新闻题材的素材 , 也不是全无用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