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文章怎么写( 九 )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 , 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第一问不难回答 , 这个“寻常”的细节是“又开封” , 第二问紧承第一问而来 , 要回答好它需动点脑筋 。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 , 我们写信的机会少了但类似的情景还是遇到过的 , 如和亲人朋友打电话 , 打完了 , 意犹未尽 , 又拔通再打;送亲人朋友远行 , 已说过千言万语了 , 车轮启动时记起还有一句紧要的未说 , 忙赶上前去说给他(她)听 。为何生活中一再的出现“又开封”的事呢?是因为我们有着难分难舍、割裂不断的情!回到原诗 , 即是诗人见秋风又起 , 思乡情切 , 在信中片言难述万一 , 故行人临发时又开封补上 。
二、运用想象 。想象只要合理 , 不妨大胆 , 再大胆些 , 这符合诗歌自身的特点 , 也是鉴赏诗歌的必由之路 。
通过想象 , 补出诗人未尽之言 , 未明之景 , 未完之意 , 未诉之情 。如全国卷一《木兰花》的第二第三问(原诗略): 对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 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对“闹”字的用法 , 一般同学都认为写得好 , 写出了杏花的热烈绽放 , 写出了春意盎然 。
但这还不够 , 还不能拿到满分 , 要拿到满分 , 就必须运用想象:杏花怒放 , 一片嫣红 , 引得蜂忙蝶舞 , 春鸟在枝头跳跃欢唱 。这才符合春天的景象 , 这才显得“热闹” , 这才是真正的春意盎然 。
再如湖南卷:听邻家吹笙郎士元风吹声如隔彩霞 , 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 , 疑有碧桃千树花 。
这道题目已对前三句分别作了赏析 , 要求按照前面的方式赏析第四句 。音乐欣赏 , 本就需要想象 , 而第四句的赏析更是非想象不可:桃林丛中 , 桃花盛开 , 一佳人端坐其中 , 凝神吹笙 。
花烂漫绽放 , 人面如花 , 而笙声也如这花般明丽、欢快 。能想象出这些 , 这道题目也就做好了一半 。
三、迁移所学知识 。自初中以来 , 我们的学生所学的诗歌不算少了 , 对诗歌的了解也达到了一定程度 。
同为诗歌 , 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 , 只要题材相同 , 内容相同 , 未必不会有相同的写作技巧 , 相同的情感表露以及相同的意境氛围 。我们就能从课本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诗句 , 用所学知识去解题 。
如天津卷:听蜀僧浚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 , 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 如听万壑松 。
客心洗流水 , 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云暮 , 秋云暗几重 。
问: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云暮 , 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说到音乐欣赏 , 我们所学的诗歌中就有白居易的《琵琶行》 , 我们不妨以《琵琶行》来与之印证 。
“为我一挥手 , 如听万壑松” , 《琵琶行》有“转轴拨弦三两声 , 未成曲调先有情”和它相似 。“不觉碧云暮 , 桃云暗几重” , 《琵琶行》又有“东船西舫悄无言 , 唯见江心秋月白”与之基本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