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当父母发现孩子的朋友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要完全抱着“那个孩子不好,我不要我的孩子跟TA来往”这样的想法 。既然是孩子喜欢的好朋友,不妨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也许你并不像自己的孩子那么全面了解他们的好朋友 。而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即使朋友有缺点,也可以通过与自己孩子讨论、比较,适度跟孩子表明你的看法,排除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
从多角度观察和评价一个人,不局限于某个方面就武断地否定别人,而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别人的优点上 。这是家长自己应该首先做到的,也是应该逐渐引导孩子做到的 。
不要给孩子限定小圈子,鼓励孩子与更多的伙伴交往 。
虽然每位家长都承认,应该让孩子增广见闻,应该让孩子多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帮助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免不了想要为孩子划定一个小圈子,建造一个小温室 。凡遇到自己认为“不好”的孩子,就会想要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跟对方玩、尽量离对方远点…
这么做,容易引导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有更多功利的原则和想法 。有些孩子则可能充满迷茫,逐渐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朋友、跟朋友相处 。还有一些孩子出于逆反心理,偷偷与父母认为“不好”的朋友密切来往 。总之,父母这样的“良苦用心”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社会化,反而会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行为和同伴关系建立,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
有研究表明,与不同发展水平和成长经历的同伴进行游戏的孩子,具有更好的包容性,能够理解和体谅别人的心理状态,具有更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因此,父母在孩子交友方面还是不主导,多鼓励、少限定为好 。
孩子正处在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学习社会行为规则和社会交往技巧的关键期 。多鼓励、少限定孩子的同伴交往,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认知和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形成清晰一致的行为标准 。
鼓励孩子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在同伴交往中发挥自己的积极影响力
孩子的语言和思维正处在活跃发展的时期,对一切事物、一切行为事件都感到新鲜好奇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和模仿他人合作、互助等好的亲社会行为 。孩子会通过他的观察了解到,哪些行为是符合社会期望的,会受到赞扬和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喜欢的,可能会受到批评和指责的 。在这样的生活实践中,孩子会逐渐学习、推理,形成自己内在的行为规则和道德约束 。
当孩子的身边出现一些孩子有“不好”的行为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用自己正面的言行影响同伴,这样不仅对同伴的行为有所影响,也为孩子提供了一次明辨是非、抵御不良影响的机会 。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行、明确并遵守自己的准则 。同时增强了孩子自己在同伴中的影响力和自信心 。
- 3种饮食 伤孩子肾
- 宝贝的进步表现怎么写
- 盐汽水为什么不允许卖 盐汽水小孩子能喝吗
- 考试试卷家长评语怎么写
- 孩子的字总是写不好怎么办
- 怎么教孩子写4
- 孩子做什么运动可以长高呢
- 伙伴关系中 孩子玩的是什么
- 婴幼儿缺锌吃什么好
- 怎么教孩子写田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