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皆辛苦怎么写( 三 )


6.写一份关于粒粒皆辛苦的2000字总结(检讨)每当我读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类的句子的时候,我就感慨万分 。
我们国内外知名人士都提倡节约粮食,例如:毛主席,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
又例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她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还有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 。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着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
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那么好,可是有些人就不那么节约粮食了 。例如:例如:据南京某高校的一位师傅说:一天,一对身穿补丁衣裤的农民夫妇和女儿来就餐,夫妇俩为女儿买了一份有荤有素的套餐,自己却只买了两个馒头啃,可女儿只吃了几口,就要把它倒了 。
又例如:在学校里,这种现象几乎已成了习惯:举目四望,看到饭桌上被同学们扔掉的有白花花的米饭,有咬了几口的大白馒头或包子,还有绿油油的蔬菜,甚至香酥排骨也难逃被扔的厄运 。站在某学校第一食堂的一个大泔水缸前,只见师傅的两手轮番接碗倒饭菜,应接不暇 。曾好心人数了数,平均五位同学就有一位要倒掉小半碗的饭菜,而倒掉1/3的同学就更多了 。
根据英国的调查发现,1/4以上的食品是被扔掉的 。去年有报道说,中国香港中-秋节因为食品过期而扔掉的月饼,可以堆满一个篮球场 。有专家认为,其实过期的食品只要没有坏,完全可以吃,所以节约食品的潜力是不小的 。
记得小时候,“开饭了!”妈妈在叫我吃饭了,我懒洋洋地走过去,拿起碗慢吞吞地吃起来,过了好久,我总算把小半碗饭消灭掉了 。
我一边拿着零食,一边说:“我不吃了!”“不行!”妈妈严厉地说 。我假装可怜惜惜地说:“我的好妈妈,请饶了我吧,我真得吃不下了 。”妈妈说:“粮食是农民伯伯一颗一颗种出来的,你不能浪费粮食 。你知道,在灾区,有多少人,还吃不到饭呢!”这时,我情不自禁地念起了唐朝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这首诗描写的是农民伯伯们在太阳底下劳作的景像,因为农民伯伯们懂得,在正午烈日下锄掉的杂草,就很快会被晒干晒死,所以,尽管热得汗珠啪哒啪哒往下掉,肚子饿得叽咕叽咕叫也顾不得了,我们那里知道我们吃的盘中之食,每一粒都是来得很不容易的,是农民伯伯们冒着酷热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这时,我仿佛看到了那农民伯伯弓了背,冒着炎热的太阳在田地里劳作的身影 。
这时,我的脑海中又再次出现了汶川大地震中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其中,有一位妈妈面对死神,面对嗷嗷待哺的婴儿,因为找不到吃的东西,竟义无反顾地割开了自己的手指,把自己的鲜血一滴滴地喂给婴儿喝 。还有一位伤员,竟然靠吃餐巾纸,顽强地活了下来 。在灾区,有一碗饭吃,那可是最大的奢侈 。我似乎看到了那一双双渴望饭吃的眼睛 。这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有一种从来没有的感觉,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粮食,它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它是多么的珍贵啊!我飞快地走到了餐桌前,“啊呜,啊呜!”几口就把剩下的饭全吃光了 。原来这米饭是这么的香,这么的好吃!这时,我在心里再一遍默默地念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