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怎么写幼儿园( 六 )


为激发教师的研究意识 , 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 , 在教研活动中 , 我们倡导幼儿教师写教学反思 , 要求课后小反思——每周大反思——主题总反思 。针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形成一条反思链 , 由浅入深 , 螺旋上升 , 在反思过程中加强课程研究 , 提高教学技艺 。
在实践中 , 有的教师得益非浅 , 而有的教师无所适从 。翻开教师的反思笔记 , 存在着空、浮、杂等现象 , 有些教师把教学反思看成是任务型、应付性的工作 , 如上了科学活动《沉浮》 , 教师反思记录:幼儿对探究活动有兴趣 , 能大胆尝试 , 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 就是时间拖长了点;上了语言《桃树下的小白兔》 , 教师反思:小朋友对故事感兴趣 , 想象丰富 , 就是没有注意面向全体……诸如此类 , 反思浮于表面 , 也有点八股味道 。
教学反思说到底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意识、思维习惯、批评精神 。有时 , 经验反思是教师个人的一种缄默知识 , 惯于理性思考的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内省和剖析 , 从而进行自我调控 。
那幼儿教师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反思呢? 一、实话实说——写得、失 一节课下来 , 教学的状况教师在不同程度上是心知肚明的 , 教学效果抑或超乎所想 , 抑或不尽人意 。组织教学活动可因教师一个有趣的开头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的教法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因为讲得多坐得多而使幼儿索然无味;也会因为一个环节的疏忽而开了小叉走了弯路 。
再者 , “因”与“果”是相互作用的 , 不管得失成败 , 教师皆应实话实说 , 将其记录在案 , 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考虑更周到 , 操作更自如 , 不走弯路 , 少走弯路 。如幼儿提出的问题 , 教师一时难以回答 , 教师课后应记录下来 , 日后查找资料 , 再补充解答 。
【反思案例:科学活动——拆装圆珠笔】 在本次活动中 , 我没有注意幼儿已有的经验差异 , 所以 , 一些幼儿很容易就能完成整个过程 , 显得无所事事 。我应该事先准备一些更复杂的笔 , 一旦出现以上情况 , 就可以给这些幼儿创设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
另外 , 请个别幼儿为大家演示的时候 , 虽然使用了实物投影仪 , 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 , 幼儿依然看不清楚一些细小的、关键的步骤 , 可以用小组学习的方式 , 让每组会装的幼儿在组内演示 , 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 , 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 , 同时 , 也能够给这些幼儿带来自信 。还有 , 在把笔拆开后 , 要引导幼儿加深对各个零件的认识 , 特别了解圆珠笔里弹簧的作用 。
二、及时反馈——写师、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 。教师的情绪 , 教师的举手投足 , 教师对幼儿、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法、学法、教具的运用直接作用于幼儿 , 影响课堂气氛和活动质量 。
相反 , 幼儿的注意情况、参与程度、疲劳状态、个性特征和经验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 。此二者同时存在 , 相互作用 , 彼此牵连 , 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