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抑的涵义与特点 压抑 , 按《辞海》解释 , "压"为积压 , 应该送出去的东西搁置不发 。"抑"为抑制、控制约束 , 使不能为所欲为;还有一义指"抑抑" , 即郁郁不乐 。
陈良《寄题陈同甫抱膝亭》诗曰:"此意太劳劳 , 此身长抑抑 。"压抑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社会心理 。
心理学上专指个人受挫后 , 不是将变化的思想、情感释放出来 , 转出去 , 而是将其压抑在心头 , 不愿承认烦恼的存在 。压抑能起到减轻暂时焦虑的作用 , 但不是完全消失 , 而是变成一种潜意识 , 从而使人的心态和行为变得消极和古怪起来 。
【压抑拼音怎么写】心理压抑有如下特点: 1.内向性 。当个体与外界现实发生矛盾时 , 个体不是积极地调整与外界的关系 , 而是退缩、回避矛盾 , 退回到个人的主观世界 , 自我克制、自我约束、宁事息人 , 以求得心灵上的安静 。
2.消沉性 。回避矛盾不等于解决矛盾 , 只要矛盾存在 , 就不可避免地使个体体验到不愉快的情感 。
这种感情与日俱增 , 逐渐使整个心理消沉下去 , 心理压抑者自我感觉往往是不好的 。3.潜意识性 。
受挫的思想与情感压抑在心头 , 久而久之 , 就会转化为潜意识 。潜意识又支配人的需求和动机 , 例如一个事业上屡遭失败的人很想干一件一鸣惊人的事情 , 如制造一出事端等;又如越是禁止的事物 , 人们越是想去打听其奥秘等等 。
心理压抑与自我克制不同 。自我克制是在理智支配下 , 在一定场合对自己的情绪、行为作适当的控制 , 这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行为表现 。
而心理压抑则是无论在什么场合下 , 对自己的情绪、思想、行为所作的过分的压制 , 其结果往往导致行为的异常 。因此有必要对压抑的成因进一步的分析 。
(二)压抑心理的成因分析 压抑心理源于外部环境 , 也有个体自身的原因 。从外部环境来讲 , 如果个体与环境不协调 , 有过多的挫折感 , 就可能产生压抑心理 。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行为规范的影响 。行为规范是调节、约束个体行为的行为准则 。
如果行为规范太多 , 过于严厉 , 或者规范与个体的接受程度差距甚远 , 个体极易产生压抑感 。例如 , 有些社会对妇女有许多清规戒律;有些家长过份地管教孩子;有些单位与部门对下属有过高的要求 , 都会使之产生压抑心理 。
2.工作学习与生活上的压力 。人活于世必然要进行工作、学习、生活等实践活动 , 若这种实践与人的能力相适应 , 个体就能取得预想的成绩 , 就有成就感;若人的能力不能承担这些实践任务 , 或者长期超负荷地工作、学习、生活 , 不堪重负 , 个体就可能感到痛苦与压抑 。
如有的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负担、成绩下降 , 就会感到压抑消沉 。3.紧张的人际关系 。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人有合群性 , 希望自己能被他人接纳 。
亲密的人际关系能增强人的自信心 , 满足人的社交需求;而紧张的人际关系使人的精神与社会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 个人的志向处处受挫 , 或"怀才不遇" , 或遭人冷遇 , 自然会产生孤独无援的感觉 。结果可能导致个体采取回避现实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