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丧葬文书怎么写( 三 )


“企厅”有的一 年,有的长达三年,每七日要叫漆工来漆棺,以防流出尸汁 。老人亡故,旧俗葬礼一般程序有: 初终 老人将亡,先移入厅堂,人断气后,卧放冥椅 。
子孙以清香一 束放入小钵内贮水,用新面巾为死者洗脸 。客俗则用钵到溪边舀回长流水 为死者洗脸抹体,谓之“买水抹尸” 。
更寿衣 男着双数长衣,女为单数衣裙 。惧黑鞋白袜,手执手巾、扇 子 。
客俗左手执桃又一串,谓之“打狗棒” 。尸体盖上天地被(即盖棺被),红布面在上,白布面在下 。
棺被遮面,俗谓死人似虎,不让惊吓着活人 。死者脚尾摆一豆油灯,谓之“脚尾灯” 。
灯旁置饭一碗,称“冥饭” 。亲 属此时要穿上麻衣,背穿,父亡露左臂,母亡露右臂 。
客俗人亡故,亲属 要拿出铜锣打三下,女眷放声哭,称开孝 。发讣告 人亡故次日,家属用毛笔在白纸或草纸上书写唁讣,称发报 单,告知亲友 。
送报单者送达不得入屋,要唤受报人出屋,看报单内容后 在门口焚化,亲友闻讣讯,送款若干助丧事,俗谓之送纸礼 。办丧事者备 小红绳回送,俗谓之“扎彩” 。
入殓 入殓前棺木先垫上草纸、自草木灰或茶叶,然后择时用三捆麻 皮吊尸入棺,称小碳 。盖棺前家属亲誊瞻仰已故者遗容,孝子喂饭,俗谓 “饲生” 。
然后封棺,用斧头钉上六颗钉 。男亡棺木油红漆,由家族上辈 封棺;女亡棺木油黑色,由外家上辈封棺 。
此谓大殓 。成服 大秒殓后死者家属亲眷披麻戴孝,称“成服” 。
父亡子手执竹 杖,母亡子手执桐杖,意为哀痛同于丧父 。出殡 死者有陈柩居丧3天或7天,也有即日出殡者,出殡时,敲铜锣、放鞭炮、撤纸钱者居先;次为挽轴、幢幡之列,接着为灵柩和家属亲眷执 杖扶柩队列 。
抬棺由八个青壮年分两班轮流扛抬,俗谓之“八仙抬柩” 。后为哀乐队和亲友送丧者 。
亲友、外家、女眷送殡至村外即另路折回 。客俗60岁以上亡者,棺材用长条布兜住扛出,有 8人抬或多至16人抬 的,单身亡者则只用单条布兜缚在棺材上抬 。
安葬 棺材抬至墓穴,道士念经后棺材入穴,子孙绕道而回 。客俗亡 人安葬后次日,子孙备三牲前往坟前祭拜,种上豆种,把坟头上留下没盖 上的一块草皮盖好,谓之“覆坟” 。
戴孝 亡人安葬后在家设灵堂,每逢七日祭奠一次,称“做七”,至 七七(49天)或百日始毕,谓之脱孝 。旧时丧葬礼俗繁杂 。
解放后,丧葬礼俗逐步改革、简化 。今悼念亡故 者多改为开追悼会,奏哀乐、向遗像默哀、致悼词、送花圈、挽联等,参 加悼念者臂戴黑纱,胸佩白花 。
城镇丧事多倡导火葬,农村则仍多从士葬 。买水 潮俗父母死后,报地头后便去买水 。
孝子孙与报地头装束同样,仍由 族长引路,长子端水瓶,瓶插榕树枝 。长子右臂接一竹箍,到河边焚香烧 纸毕,将竹箍置水面,水瓶放在竹箍内汲水带回,又另路而回 。
回到灵堂,用仙草醮水洒于死者脸上,水瓶置死者身边 。据说这是给死者在阴间路上 之用 。
饲生?恋亲?视尸 饲生和恋亲视尸是死者入殓前,其子孙向死者作最后告别的礼仪 。饲 生由孝子奉白饭二小碗,豆干红糖各一碟,跪在父母尸旁,念道: 。
4.丧事白包怎么写白纸黑字写
丧事礼金随礼原则
原则一、根据民间说法单数比较好(比如100、300、500、700、900等等),避免偶数是因为“双”与“伤”是谐音,有“伤心”的意思 。当然,有些地方可能并无此忌讳,所以也不完全局限于此 。
原则二、尾数加1(如101、301),一方面寓意依依不舍的意思,表达对逝者的悼念之情 。另一方面因为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亲友参加丧礼都会收到由亡者家属送出、内含一元硬币及糖果的吉仪 。一旦亲友送出的帛金是整数,扣除吉仪内的一元,尾数便为九,导致丧事“长长久久”不吉利之意 。因此,便要特别在帛金内加入一元,以便扣除吉仪内的一元后,不会以九字作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