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私营发射超中国航天?NASA提供技术支持( 二 )


此外,航天领域的降低成本和增加可靠性是相互矛盾的 。如果控制不好,降低成本很可能是牺牲可靠性为代价 。例如美国航天飞机每次起飞都需要更换防热瓦 。当年正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NASA决定只更换20%的防热瓦,结果正是因为防热瓦导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 。岑拯透露,SpaceX公司的运载火箭使用单点单线结构,而中国火箭采用冗余设计的双点双线,可靠性较高,但成本也相应上升 。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国外商业航天发射便宜,就觉得我们也能降低成本 。
远未到发展商业太空游阶段
接受采访的三名中国航天专家一致认为,不能因为遭遇挫折,就彻底否认商业发射模式 。栾恩杰表示,现在空天活动已在向产业化发展,各种卫星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对航天发射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多 。如此庞大的产业不可能只靠原来封闭的航天体制来实现,因此商业发射模式是非常有意义的一种尝试 。
岑拯坦承,私营航天企业的确在成本控制和运作效率上比我们占优,“SpaceX公司的运载火箭发射成本才4500万美元,我们拿不下来”,但中国的火箭发射成功率比较高 。就技术水准而言,私营航天企业开发的火箭和飞船,与我们正在研发的技术基本相当 。不过彭兢认为,相比私营企业,中国的政府主导体制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因为在研制过程中,商业公司为保守秘密,通常更愿意自己埋头干,不愿意让外界专家介入 。而中国的举国体制相当于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参与研制,例如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研制过程中邀请了各领域的专家在气动、防热和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估,最大限度发挥了举国体制的优势,提高了任务的可靠性,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
【西方私营发射超中国航天?NASA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航天专家们一致同意的另一个观点是,载人航天与货运发射的可靠性要求完全不同,现在还远不到发展商业太空游的阶段 。栾恩杰说,这就和新研制的客机需要拿到各国的适航认证一样,未来航天载人游也应该经过国际认证,在经过充分的检测后才能搭载人员展开商业经营 。他认为,载人和不载人的门槛不同,现在不能急迫地把载人活动开展为常客旅游 。他建议,应先从卫星等空间基础设施的应用入手,逐步发展太空商业活动,然后再逐步扩展到空间科研的领域 。“我们现在的空间活动技术还不到能支持卖票太空旅游的程度,更不是近期就能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