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全国各地风俗也不一样,有过农历七月十四号的,也有过农历七月十五号 。我这基本都是农历七月十四号过的,在我们那里,“七月半”这天,郑氏管事人就去镇里请有名气道士先生来在郑氏祠堂做普利道场几乎家家从早上就忙碌起来,买钱纸、封包、写包,中午杀鸡杀鸭捉鱼…..为一桌丰盛的晚饭做足准备,晚餐当然就大吃一顿 。
晚饭后等天黑下来,抢先选择村边、树旁、小溪或大门口进行所谓的“烧包”(也称“烧袱包”),让老祖们以及过世的亲人最早接到钱财,以保佑后代吉祥平安财运亨通 。烧“袱包”的同时,也烧些稻草、香,散钱纸 。
相传,烧散钱纸是给无后人的故人和挑夫的,香和稻草作为“阴间”的扁担,烧的纸钱,已故亲人拿不完,要请阴间的人挑回去 。我们这里每年的七月半鬼节都要写封包,烧给死去的亲人,每到这个时候我就头痛,那些称谓的写法难记,每次我都要问那些老人,恰逢中元节之际,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元节写包的问题,封包最关键就是参照族谱上名字,以后不用每年都去找了 。
. 这种包袱是祭祀逝去的亲人用的 。包好后一烧,就算把钱寄出去了,就像邮局寄包裹一样,只不过收件人在阴司地府 。
既然是寄钱的包裹,就得写清寄件人收件人姓名(收件人的地址当然是没法写的,寄件的地址便也免了) 。这叫写包袱 。
写包袱有很多讲究,学问很深,所以请读过书的老先生写的多 。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 。
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 。正面的写法就较复杂了 。
譬如在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某人给故去的父亲写包袱,正面就这样写 。中元寄钱故显考某府讳某某老大人魂下受用" 即日化子 某某某 某某某孙媳 某氏 某某某如果是给故去的母亲写包袱,中间一行则改为“故显妣某府某老孺人” 。
其右上角的“中元寄钱”,讲的是烧包袱寄钱的原由、时间 。人刚死,烧包袱过去,谓伴棺寄钱;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烧包袱过去,分别为“元旦寄钱”、“端阳寄钱”、“中元寄钱”、“中秋寄钱” 。
中间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体部分,注明收钱人的称谓、姓名 。“故”,死也 。
“显考”、“显妣”是父亲、母亲的敬称,至于父母是否“显”过,并不重要 。如果是孙辈给祖辈烧包袱寄钱,则要写“显祖考”、“显祖妣” 。
“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 。“讳”要朝右挪半个字,上辈人的名字,是不能随便说随便写的 。
男的接着写名讳 。女的写姓氏即可,不写名字 。
我的祖母那一辈女人也没有学名,只有小名 。而母亲的小名,子女并不一定知道的 。
“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称 。无论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称呼,这是公平的 。
阴间与阳间价值取向不一,乞丐死后可能升天,王公大臣死后可能就要下地狱 。“魂下受用”,让人看到晚辈跪在逝者魂灵前,双手捧钱高举过头顶,孝顺地呈上 。
落款看似后人名字的罗列,其实并不简单 。男人的配偶只能写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写姓氏 。
未出嫁的女儿、孙女可以写名字,但出嫁后成了别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写了 。伴随邮给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时,人们还会写上一两个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间写“地盘业主 孤魂野鬼”,右侧写“魂下受用” 。
. 这大约是一种买平安的“钱” 。所谓“地盘业主”,应是阴间收件亲人居所所在地的地主,我怀疑还有恶霸,钱寄过去,给他们上上贡,免得他们找亲人麻烦给脸色看,或收保护费 。
- 贵州七月半烧包怎么写
- 人死了的心情怎么写
- 人死后七单子怎么写
- 卧谈会怎么写
- 人死了怎么写吊唁
- 结婚周年感言怎么写
- 俗语中“烧包”是什么意思 烧包的含义是什么
- 中元烧包怎么写
- 去世周年包袱怎么写
- 7月半烧包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