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网评怎么写( 四 )


这样的错觉源于两点,一是在华工新闻学院,只有曹林,周虎城,张若渔,陈栋,吴麟等几个牛烘烘的学长擅长时评;二是由于最初接触的都是曹林的作品,其中术语多多概念多多,以为所有的时评都是这样深奥,所有的时评写手都这样渊博 。吓懵了,一直只管看书,不敢动笔 。
后来才知道我们的曹大哥乃当今中国时评界顶尖写手之一 。当然,时评简单归简单,但要写出曹大哥那样的影响力,不是一般的难 。
对比自己的优劣之作,发现好作品总少不了惹眼的由头、鲜明新颖的观点、生动形象的语言 。劣作总是缺了其中的什么 。
正所谓:幸福只有一种,不幸却是千万 。自己的长处应该在语言 。
中学时代酷爱文学,大学里做了文学社的社长,过去写诗歌散文留下的语言功底自认为不差,虽然那种感性语言在写作时评时功效打了折扣 。不足之处在观点,自己的学术素养以及思维方式都很不系统,偶尔的好观点来自“灵光咋泄”,所以极不稳定 。
我想观点的发现得依靠两种训练 。一是思维方式 。
张季鸾先生教导徐铸城时说:写作社论时,要站在高空俯视地下 。这与曹林的一句话有些相似:好的时评并非停留在对与错的论证中,而是在对与错的价值张力中提升出另外一种富于人情味和普适性的思考 。
跳出新闻事件,灵光更易咋泄 。这是思维方式之一,其他的诸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也应在不断摸索中作到训练有素 。
二是看书,博的基础上精 。其实自己也读过不少书,但看的东西总不能灵活运用 。
我想原因在于没读透,没贯通 。决定这学期把以前看过的书拿出来再读,做好读书笔记,不贪多,但求透 。
很喜欢曹林和彭兴庭的文章,自己也朝学术化风格努力 。再结合自己的优缺,兴趣及课程做如下训练计划 。
一、写作计划1、起床后看一小时新闻,找由头 。2、中午两小时写作 。
3、一周写3-4篇,绝对不能超过4篇 。二、思维训练计划1、每晚半小时总体浏览喜帖,看自己估计的热点是否真的热?2、每晚研究一份报纸,每份报纸持续跟踪一到两周 。
跟踪内容为:标题、作者、领域、问题、时效、意见态度、字数 。3、每晚分析两篇曹林或彭兴庭文章 。
4、赵振宇教授的评论课 。三、阅读计划1-3周政法:罗斯金《政治科学》、《社会契约论》、《正义论》4-5周社会学《黄河边的中国》、《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乡土中国》6-8周哲学:罗素《西方哲学史》、斯宾洛莎《伦理学》9-13周综合:《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万历十五年》、时蓉华《社会心理学》、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朱光潜美学文集》14-17周经济:曼昆《经济学》,张五常《卖桔者言》17周之后:专攻政治社会学 这学期大三了,大学所剩时间无多,得狠狠的抓紧 。
大三上有新闻评论课,很欢喜,希望自己能借这块跳板,跃一步 。时评这玩意很像毒品,一旦沾上就会上瘾,对它产生依赖,从此期望与绝望同在,狂喜与苦痛齐飞,欲罢而不能 。
**有人立即拍砖 曹大哥乃当今中国时评界头号写手,威风八面牛气冲天 。? 小老弟,你就可着劲地瞎吹吧.把你曹大哥弄到一地市级报(如老赵所说的,较大的城市铁岭)当编辑,看谁还会热捧?是中国青年报那个牌子吓唬人,还有那些编辑们想换稿.仅此而已 长长脑子吧 孩子.别误了正事.**我的回复:雷师弟好: 听说有人在坛子里提到我,上来看看,原来是你 。
选稿时看过你的文章,当时就想,现在华工的评论队伍越来越壮大了,呵呵 。在这个@^%^%^^的圈子中,把你师兄抬这么高,完全是把师兄放火上烤啊--既让我惭愧,也让同行觉着刺眼,当然了,也烧着了一些人心中的%%^%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