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某一天怎么写( 二 )


这座桥叫“太平桥”,始建于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有200余年历史,桥身为20余米巨型单孔弧架,犹如一道彩虹横卧水上,素有“渔洞山前悬半月,虎头岩下见长虹”的美誉 。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地百姓笃信,在“春社”日这天到这里来踩桥,可消灾免难,祈祷平安 。
后来,这种习俗被更多的人了解,逐渐成了川西北最负盛名的民间春社活动 。每到“春社”日,菜花丛中,鞭炮阵阵,潮水般的人流纷纷云集于此,绵延数十公里,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
与“燕子来时春社”的喧嚣相反,“梨花落后清明”就显得冷清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 。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
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原本欢乐之节,大禹故里北川,历来有“清明”贺治水成功之说,乡人奔走相告,共庆天下太平 。
从唐代起,“清明”渐成春游踏青的代名词,且历代承袭成为习惯,人们在这个时节,纷纷走出户外,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其乐融融 。孩子们最钟情的,则要数放风筝,有的风筝上还装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 。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 。
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 。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 。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
绵阳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 。
2.帮忙些一篇记叙文 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天静谧的湖水,映衬着教学楼盏盏灯光,宛如繁星点点,驻立在旁的教学楼雄伟挺拔,仿佛一艘即将起锚远航的船 。
在一楼的办公室,在柔和的灯光下,李老师用笔轻点着我的作文,耐心地给我讲解文章该如何组织、如何润色,如何感人,继而上升到如何为人处事 。而我则站在一旁静静地聆听,感受着一位辛勤的园丁精心地培育稚嫩的幼苗 。
这是十年前我正值初三时的一幕,定格在我脑中已有十余年,挥之不去,常常萦绕梦中 。幕中的老师是我当时的班主任李永立 。
他是教语文的,他没有上过正规的师范院校,因善写文章、口才好,在本地颇有名气,而进入我镇的中学教师行列 。在印象中他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写起文章来令人惊叹,讲起课来眉飞色舞,批评人来毫不留情,为了学生的利益敢言别人不敢言,敢为别人不敢为,是个性格鲜明、特立独行的老师 。
李老师对生活的理解是深刻的 。他从小家境贫寒,被迫中途退学外出打工 。
白天在工地上干活,晚上其他人一倒床就呼呼大睡,他却顶着一天的疲惫,躲在被子里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坚持阅读和写作 。他常说是那段艰苦的日子磨练了他的意志,坚定了他的人生目标 。
饱尝生活的艰辛,体味真实的人生 。正因为如此,他对我们的点滴教导都透着他的生活体悟,给我们以无形的力量 。
李老师对学生的生活是关心的 。那时,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的父母都是聋哑人 。
他知道这个情况,就经常到那个同学家家访,了解具体的困难,并积极为那个同学奔走,减免了每年的学费 。而且利所能及地从生活小事上帮助那个同学,从精神上鼓励他,树立他的自信心,摆脱自卑的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