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丧葬活动中 , 挽联仍被普遍应用 , 成为丧家治丧时的必备之物 。1.挽联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挽联属专用联 , 是专为哀悼死者而写的对联 。
因此 , 写挽联不仅要求感情真挚 , 还要注意挽联的写作特征 。(1)挽联的时代性 。
挽联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载体 。随时代的变迁 , 挽联的内容也会起相应的变化 , 如:“宝瑟无声弦柱绝 , 瑶台有月镜奁空” , 是旧时丈夫哀悼妻子的挽联 , 用在现代夫悼妻就多了点陈腐气 。
(2)挽联的针对性 。做挽联有很强的针对性 , 要切合死者的地位、身份、情操和业绩等 , 甚至此时此地的思想感情也要切合事物与场合 。
挽联不能换用 , 也不能通用 , 这应该是挽联的写作灵魂 。如挽丁玲:剪柳春风 , 节见穷时 , 一曲桑干传广宇 凝尘瑶瑟 , 情伤雪夜 , 百年有女耀高丘2.挽联的基本形式特点 挽联是属于对联中的专用联 , 因此 , 撰写挽联 , 一定要掌握对联的本质特点和形式特点 , 这是写好挽联的关键 。
(1)对联的形式特点 。一般的挽联(对联)是由两句组成一联 , 上句叫上联 , 下句叫下联 。
挽联不管多么长(有些长联 , 上、下联是由十几个字甚至几十个字组成的) , 多么短 , 总是由上联和下联组成 , 上联和下联要搭配好 , 次序不能颠倒 。挽联的长短要视悬挂场所而定 , 太长字小不不醒目 , 太短空洞不美观 , 应大小适中、美观大方 。
(2)对偶的形式特点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 成双作对地排列组合 。
严格的挽联 , 不但要求字数相等、句法相同 , 还要求词性也一样 , 对仗非常工整 。例: 雨中竹叶含珠泪 , 雪里梅花戴素冠 。
现在撰写挽联 , 能做到字数相等、句法相同或相似就可以了 , 若进一步还能做到词性相对就更好了 , 做不到也不必强求 , 因词损意 , 总是不好的 。(3)平仄相对的形式特点 。
对联要求平仄相对 , 这是就声调、节奏和韵律而讲的 。虽然对联只有上下两联 , 和律诗中间的对偶句不同 , 不必很严格一定要押韵脚 , 但是 , 对联必须注意分节奏、调平仄 。
节奏本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 , 是由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的 。所谓分节奏就是要求对联不管是长联还是短联 , 朗读起来要顺口 , 有音乐节拍 , 可以咏唱 。
即使不念不听 , 只是看 , 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愉悦感 。反之 , 长短、强弱各不相同 , 节拍错乱 , 就不是对联了 。
例:毛泽东挽蔡元培 学界 |泰斗 人世 |楷模 例:郭沫若挽鲁迅 平生功业| 尤| 拉化 旷世文章| 数| 阿 q 调平仄是句讲节拍、字调平仄 , 。中国汉语有四种不同的声调 , 古代分平、上、去、入四调 , 现代汉语没有入声字 , 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
以平声对其它声调而言 , 就分为平声和仄声 。古代以平声为平 , 上、去、入声为仄;现代以阴平、阳平为平声 , 上、去声为仄声 。
古人做挽联很讲究平仄 , 用平用仄 , 平仄交错;字有定声 , 律有定格 , 形成了挽联特有的艺术风格 。现在做挽联用字讲平仄 , 上半联和下半联的相对字的声调有绝对相反的 , 也有大体相反的 。
- 负毛利分析报告怎么写
- 健康观念总结怎么写
- 工程单位怎么写职业规划
- 讲字的格式怎么写
- 春雷怎么写100安
- 英语第1到10000怎么写
- 羊字的正确笔顺怎么写
- 小说日记怎么写200字
- 我爱古巴英文怎么写
- 它的眼睛的英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