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平|专访|医生陈智民:我们为什么要在精神病院里办画廊( 二 )


西方的艺术市场和艺术教育都比较成熟 , 一些精神病患创作出的作品会得到社会的支持 。 而国内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郭海平先生的“南京原生艺术节” , 还有上海的陈梦媛 , 她的公益组织“刺鸟栖息地”也是致力于传播精神健康类艺术和知识的 。
郭海平|专访|医生陈智民:我们为什么要在精神病院里办画廊
文章图片

2019年面向院内的患者画展
通过绘画 , 他们重新焕发了生机
澎湃新闻:精神医学和艺术之间是否有联系?
陈智民:有的 , 其实从很多艺术家都是精神障碍患者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 。
精神医学其实是医学中比较边缘的学科 , 在跨过医学的界限后 , 就容易和文学艺术靠到一起了 。 我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患有精神障碍的文学家 , 探究精神障碍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但这个研究并非主流 , 精神医学主流的研究还是探究大脑变化与症状间的关系 。
另外精神治疗也有它独特的地方 , 一方面治疗的是人的肉体 , 一方面治疗的是人的心理 。 所以可以说精神医学既有医学的部分 , 也有人文的内容 。 但艺术本身很复杂 , 精神与艺术这种交叉学科的研究也不多 , 所以这个领域目前来说很难有定论 。
澎湃新闻:你们医院这些患者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陈智民:一般他们每周画一到两次 。 我先是把病人请到画室里 , 给他们一定的指导和鼓励 。 熟悉后 , 他们一来了自己就开始创作了 。
对于患者的创作 , 有人认为不要指导 , 觉得任何指导都是对他们表达自由的干预 。 但就我个人实践而言 , 我觉得一定的“指导”还是有必要的 。 这种指导并非是教他们怎么画 , 而是让他们学会突破原有的思维界限 。 因为我病房的病人大多都是住院较久的 , 他们长期待在房间里缺乏社交 , 也缺乏环境的刺激 , 很难突破自我框架的限制 。 有时稍微画得自由肆意了些 , 别人还会嘲笑他们“是不是又发疯啦” , 这样他们就更不敢大胆去画了 。
因此 , 我主要是鼓励他们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 , 勇敢地把条条框框的限制拿掉 , 去真正表达内心的感受 。 大多数住院的病人都缺乏自信心 , 我需要通过鼓励把他们的自信恢复出来 。
澎湃新闻:画完之后你会跟他们一起交流画作吗?
陈智民:会的 , 画完后一般有个讨论会 , 有时我还会请些艺术家朋友一同过来参与 。
我们很强调这个交流环节 , 因为我们希望能进入患者的精神世界 , 绘画则是一扇敞开的门 。
交流的形式很活泼 , 一般会让病人谈谈画的是什么 , 有什么寓意和故事 。 有的病人说不出什么 , 他们画的时候全凭着感觉在走 , 画完后也无法用语言去解释 。
澎湃新闻: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 它已经蕴含了作者想表达的东西 , 或许不需要再解释了 。
陈智民:没错 , 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表达了 。 我发现有时一直追问病人画的是什么会显得不礼貌 , 后来我也就不多问了 。 艺术已经用非言语的方式表达出他们的内心了 。
澎湃新闻:参观完画廊后 , 我发现大多数作品都很简洁抽象 , 但又能从中感受到画家内心的波澜 。 我可否将之理解为原生艺术的一种特征?
陈智民:你这个理解是没错的 。 原生艺术指的就是未经专业艺术技巧学习的人 , 去直接创作的作品 。 因为缺乏系统的艺术培训 , 画法通常比较简单 , 但也正是因为没了技巧的框定 , 人的情感和感受能更加直接、真诚地体现在画作中 。
澎湃新闻:有人会说这些作品不太容易理解 , 你认为让人看懂这件事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