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窑|民国时,东北老窑头制炭有个“闷窑”绝技,直到临死才传给了徒弟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有一项特殊的行业,就是开窑烧炭,当时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窑头有一项绝技,可以在烧炭的时候抓住时机焖窑,烧出来的都是一级好炭。老窑头从来不透露自己的绝活,直到临死前才说出了其中的奥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文章插图
【 闷窑|民国时,东北老窑头制炭有个“闷窑”绝技,直到临死才传给了徒弟】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民国时期的东北,是著名的产木大省,尤其是吉林和黑龙江地区,因地理位置紧靠长白山脉,植被覆盖率极高,木材的种类、质量与产量也都位居全国第一,故此东北也靠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始向全国输送木材,以此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东北伐木工为了提高伐木的效率,曾自发形成了一个组织,名为木帮。木帮成员们都是二十多岁的壮小伙子,他们有力气、能吃苦,可以胜任伐木任何环节中的重体力劳动。当然,木帮也要选出头目,他们的首领一般被称为是木把头,由年岁大且经验丰富的老伐木工担任。
文章插图
木帮伐木是一个大工程,诸多长势良好的大树被砍伐之后,需要被扎成木排运抵松花江畔,并由放排人掌舵,靠着江水的流动力助推木排至下游,以此运送到遥远的目的地,将木材卖一个好价钱。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木帮在伐木时往往会落下一些杂木,也就是树枝、树杈等等,起初的时候,当地山民会将其捡回去当作木柴,但有一位闯关东的山东老客名叫胡三,他觉得这是发财的好机会,于是便找来一些合伙人,靠着木帮伐木余下的树枝、树杈烧炭,以此作为养家糊口的营生。
文章插图
烧炭可不是一项简单的活计,相反,其中的讲究还不少。木材本身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一旦遇到高温之后,便会迅速炭化,最后形成二氧化碳与一堆青灰。但以上情况属于木材的完全燃烧,若是木材缺氧的条件下进行不完全燃烧,则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及优质木炭,由此我们也能得知,若是想用人工烧制的方式烧炭,就必须要让木材在密闭的环境下燃烧。
文章插图
胡三祖上一直以烧炭为生,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他便与同伴合作搭起了炭窑。炭窑的搭建很有讲究,首先是要选择一块靠山的地势,接着便是在地上挖出一个大坑,坑的直径约为2米,厚度则接近1米。接着,窑工们再挖出一条用于走烟的烟囱,烟囱的长度视情况而定,往往不会超过窑坑直径的两倍以上。最后就是积累木料的环节,窑工将木料全部竖立整齐码好,并用挖坑取出的土将木材缝隙全部封死,只留下一个引火口与空心木烟囱,如此就可以放心烧窑了。
烧窑的技巧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掌握的,尤其是闷窑的时机,更是难以把握。在胡三领人烧炭时,往往都是由他下令进行封窑。封窑的动作一定要迅速,不仅要封住进火口,排烟口也要一起封住,否则的话,烧出来的炭就会因为氧气含量不合适变成一堆废柴。胡三烧了一辈子炭,从来没有将自己的绝活教授给他人,但人终究有老去的一天,在胡三病重弥留之时,他终于向自己的徒弟说出了烧炭闷窑的秘诀。原来,他能掌握闷窑的时机,完全依赖于观看烟囱上冒出烟雾的颜色。
- 郑兵$「诗歌欣赏」郑兵:那条河
- 明信片!星辰大海|新时代,这是江苏大海寄给你的蓝色明信片
- 宋嘉|把美术馆“搬”到学生身边,让学生随时与敦煌“相遇”
- 十二月十五夜$30个“落入凡间”的神仙诗句,唯美浪漫,惊艳了时光
- 饵料|冬季野钓,记住三个要点,渔获可比平时多几倍
- 宝石|入手翡翠的时候,要反复确认的事情有5件,你可都做到了?
- 定义|让孝成为时代之光 “孝子日”首次设立,红星美凯龙重新定义新时代的“孝”
- 文物|“鸳鸳”相报何时了,大牌包包“撞脸”文物“鸭”
- 河景@正商豐華上境
- 闻一多$人在低谷的时候,要学会“大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