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一家二线城市脱口秀俱乐部如何「捱」过七年?( 二 )


当然 , 起初很难 。
来疯喜剧成立之初 , 脱口秀在国内仍属于小众喜剧形式 , 同时鉴于厦门的人口数量和脱口秀专业人员储备等原因 , 支撑俱乐部最重要的演员和观众是不足的 。
彼时 , 演员主要来自于对脱口秀爱好者 , 基本从观众转化而来 , 或由演员推荐——身边的好笑的、合适的都是被推荐的对象 。
由于当时俱乐部在初期发展阶段 , 还没有系统的培训 , 大家都是因为纯粹的兴趣爱好聚在一起 , 线下活动规律性不太稳定再加上稚嫩的表演 , 很难吸引到大规模的观众 , 前期情况并不算理想 。
团酱与Lucy相识于2018年 , 那时《脱口秀大会2》还没有上线 。 演员基本为脱口秀爱好者 , 观众也非常少 。 演员需要到门口拉观众 , 上台自带观众 , 都是常见的情况 。 “3个演员 , 3个观众;10个演员 , 1个观众 , 这些情况都会有 , 我们最艰难的时候 , 讲过一场三个观众三个演员的开放麦 。 ”目前在厦门讲脱口秀时间最长的团酱回忆道 。
喜剧|一家二线城市脱口秀俱乐部如何「捱」过七年?
文章图片
开放麦现场
2015年到2017年间 , 如果以微信群来计算粉丝数 , 来疯只拥有一个粉丝群 , 只有100多人 。
观众是慢慢积累的过程 , 也会因为演出的内容逐渐提高而持续增加 。 主理人Lucy会跟观众私聊 , 与他们互动 , 这样可以提升观众对于俱乐部的好感 , 一举两得 。
摸索过后 , 来疯开始建立一些机制 , 比如读稿会——每个人上台之前聚在一起 , 把稿子过几遍 , 大家互相提建议 。 演员们会去开放麦进行练习 , 不断打磨文本与表演;定期举办一些培训课程 , 从课堂上筛选新鲜血液 。
这个凭借着兴趣成立的喜剧俱乐部 , 一路跌跌撞撞 , 走到了现在 。
40:1式人才储备 , 演员仍以兼职为主 有段时间 , 住在大学城的植物油为了进岛讲脱口秀 , 来回需要坐接近三个小时的公交车 。
呼兰曾在段子里说:“我发现说脱口秀连工资都没有 。 ”
这几乎是早期绝大部分的脱口秀演员的常态 , 甚至也是当下大部分脱口秀演员的状态——以兼职为主 , 收入也不高 。
脱口秀演员的收入是与表演场次、表演时长挂钩的 , 而表演场次等因素又与城市的受众规模、厂牌数量等有所关联 。
据Lucy和植物油介绍 , 如果要将讲脱口秀当作全职 , 并靠其来养活自己 , 一般会选择去上海和北京发展 , 因为这两个地方的厂牌较多 , 演出机会、场次也会相对较多 。
喜剧|一家二线城市脱口秀俱乐部如何「捱」过七年?
文章图片
北京厂牌单立人
“以我们来疯的情况来说 , 在厦门我们一周有9场演出 , 其中4场是开放麦 , 是属于打磨段子的练习场 , 票价很低 , 演员也是没有报酬的 。 周末会有5场演出 , 这个频率在一个人口规模不大的城市 , 已经不算低 。 ”Lucy继续解释道 , “但是比起北京、上海的情况又不一样 。 因为北京和上海可能一个城市有十几家俱乐部 , 每一家周末可能都有四五场演出 , 加在一起一周可能就会有几十场演出 。 ”
其它的几个新一线城市 , 相对发展得好一些 , 可能会有十名左右全职脱口秀演员 。 而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 , 受限于城市的体量 , 每座城市全职的基本上就只有一两个俱乐部负责人了 。
同时 , 行业的新鲜和门槛也阻止了更多人毫无顾虑地进入其中 。 这是一个需要积累、也需要一些天赋和努力的行业 。 而从产生兴趣 , 到开放麦试炼 , 再到拥有成熟的作品 , 面对百人场、几百人场的表演 , 都是不断筛选、自然淘汰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