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的心理护理小常识( 二 )


三、怀疑
病人的怀疑大都是一种自我消极暗示 , 由于缺乏根据,常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 。患病后常变得异常敏感,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说自己的病情严重或无法救治 。对别人的好言相劝半信半疑 , 甚至曲解原意 。疑虑重重,担心误诊,怕吃错了药、打错了针 。有的凭自己一知半解的医学和药理知识,推断药物,推断预后 。害怕药物的副作用 。担心偶尔的医疗差错或意外不幸降落在自己身上 。身体某部位稍有异常感觉,便乱作猜测 。如果严重偏执 , 甚至出现病理性的妄想 。
有些病人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学的生理、药理知识,往往以封建迷信来理解自己生理机能的不正常现象 。当病程和他自己预想的不一致时 , 便陷入迷茫之中,甚至惶惶不可终日 。
医护人员需在和病人交谈中,或从其病友的反映中发现病人的种种疑虑,努力予以解决 。给药打针时 , 在病人面前要表现出严谨的态度,以取得病人的信任 。医护人员之间在病人面前交谈 , 尽可能做到大方、自然,以减少病人的猜疑 。对那些医学知识一知半解的病人更要作耐心的讲解,并要劝告那些对医学似懂非懂的亲友不要在病人面前乱作解释 。
四、孤独感
病人住院后 , 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 。医生只在每天一次的查房时和病人说几句话 , 护士定时打针送药,交谈机会也较少 。这样,病人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因此,在他们住进病室的第一天时常有度日如年之感 。他们希望尽快熟悉环境,希望尽快结识病友,还希望亲友的陪伴 。长期住院的病人由于感到生活无聊,乏味,希望病友之间多交谈,希望有适当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活跃病房生活 。
有的病人夜间不易入睡,烦躁不安,有的起来踱步 , 有的多次按信号灯借故与值班人员说几句话 。医护人员应当理解病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耐心安慰病人 , 使他安静入睡 。
社会信息剥夺和对亲人依恋的需要不能满足是病人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设备和管理水平允许的条件下,应当允许亲友经常探视或昼夜陪护 。
五、被动依赖
病人进入病人角色之后,大都产生一种被动依赖的心理状态 。这是因为 , 一个人一旦生了病,自然就会受到家人和周围同志的关心照顾,即使往常在家中或单位地位不高的成员,现在也突然升为被人关照的中心 。同时 , 通过自我暗示,病人自己也变得软绵绵的不象以往那样生气勃勃,变得被动、顺从、娇嗔、依赖,变得情感脆弱甚至带点幼稚的色彩 。只要亲人在场 , 本来可以自己干的事也让别人做;本来能吃下去的东西几经劝说也吃不下去;一向意志独立性很强的人变得没有主见;一向自负好胜的人变得没有信心;即使做惯了领导工作和处于支配地位的人,现在对医务人员的嘱咐也百依百顺 。这时他们的爱和归属感到增加,希望得到更多亲友的探望,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否则就会感到孤独、自怜 。
坚强的意志是病人同疾病作斗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医护人员一方面要使病人感到医院、医务工作者是可以信赖的,另一方面也要帮助病人提高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 。否则,一旦他们觉得失去同情 , 得不到足够的照顾时,就会变得心情沮丧,以至加重病情 。
当前护理学新的理论观点认为,病人患病后所产生的被动依赖心理对疾病是不利的 , 故提出“健康自控”说,主张发挥病人在病程转归当中的积极主动性 。他们认为 , 医院都喜欢病人照医嘱办事,唯命是从,并以为这就是好病人,而坚持“自理权”者往往受批评 。实际上 , 后者比前者的疾病恢复快、效果好 。因此,他们主张不应迁就姑息病人的依赖心理,而应尽量鼓舞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自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