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兰心大剧院》: 娄烨的“to be or not to be”( 二 )


娄烨的情欲始终是流动的、蠢蠢欲动的、具有氛围感的 。
即便在乱世的时代背景之下 , 影片聚焦的依旧是都市男女的情爱 。 频繁出场的香烟使人物的脸庞在烟雾缭绕若隐若现 , 凸显了人物的复杂和挣扎 , 让氤氲暧昧的气氛升温 。 娄烨钟爱的雨也在 , 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 胶着的情感、潮湿的上海与难解难分的时局融为一体 。
not|《兰心大剧院》: 娄烨的“to be or not to be”
文章图片

这些“娄烨元素” , 让《兰心大剧院》成为一个独树一帜的谍战戏 。
其中政治斗争中的情感纠葛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色·戒》 , 但相比之下《兰心大剧院》少了一份对人性的挖掘 , 情感也不似《色·戒》一般浓郁——王佳芝是炙热的、决绝的 , 于堇则是哀伤的、疲惫的 。
而类似《风声》《悬崖之上》的敌我分明、人物明确、节奏明快的传统谍战片的审美惯性在《兰心大剧院》中断裂 , 就连最后一连串激烈的枪战戏也与戏中戏交织在一起 , 显得混沌、迷离 , 结局更是以开放性的戏剧片段戛然而止 。
总的来说 , 《兰心大剧院》是一部娄烨式情欲横流的谍战戏 。
虚实
《兰心大剧院》虽然采用了单纯的线性叙事 , 但呈现出来的观感却是多义的 。 以影片的核心人物于堇来说 , 于堇身份的与多义性使其情感复杂、虚实难辨 。
于堇在台上是演员 , 演着他人的爱恨;在台下是间谍 , 同样需要隐藏自我 。 在前夫眼中 , 她是救命稻草;在养父眼中 , 她是个得力的手下 。
白云裳的一句“你不是秋兰” , 让于堇心中一惊 , 或许 , 她连于堇都不是 。 于堇的自我是迷失的 , 巩俐眼神当中演绎的疏离、疲倦恰如其分 。
not|《兰心大剧院》: 娄烨的“to be or not to be”
文章图片

于堇的间谍身份或许也是身不由己 。 在剧院的枪战中 , 她身手矫捷 , 全身而退 , 走出剧院的一瞬间 , 她又能利用自己的外貌 , 突然眼神黯然地望向古谷三郎 , 让对方失去防备 。 但看到倒下的古谷三郎眼里只有亡妻的照片时 , 她又不忍心补上最后一枪——这并不是一个间谍的职业素养 。
这样的矛盾反复出现在了于堇身上 。 最终于堇对于谭呐的选择 , 与其说是选择了爱情 , 更像是选择了自我的身份认同——只有在谭呐面前 , 她是一个没有政治纠葛的、单纯的女人 。
影片对于于堇的塑造 , 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 但与此相比 , 在其他人物的塑造上就显得单薄了许多 。 开头错综复杂的政治势力、接连上场的人物群像在后半部难以为继 , 逐渐化成了时代的背景板 , 群像戏变成了独角戏 。
除此之外 , “戏中戏”的嵌套结构也让单线故事变得复杂、斑驳 。
戏剧与影片叙事之间的边界被模糊掉了 , 使得“戏中戏”与影片叙事无缝衔接、浑然一体 。
比如中间的一次排戏 , 谭呐在音乐的演奏之下走进画面 , 拉开椅子 , 近景切入 , 镜头再次拉开之时 , 谭呐脸上的眼镜消失 , 同于堇聊起这些年的经历 , 一下从戏拉回了现实 。
这样的处理 , 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了多次 。
影片的高潮 , 也是“戏中戏”的高潮 , 所有的情节在那一刻汇聚一流 , 从酒店赶来的于堇让谭呐快逃 , 就像戏中角色秋兰那样 , 下一刻子弹横飞 , 舞台上众人倒地 , 直到开枪打中了观众 , 观众才应声逃散 。
not|《兰心大剧院》: 娄烨的“to be or not to be”
文章图片

影片由戏开始 , 也由戏结束 , 戏里戏外的虚构和真实交织在一起 , 舞台空间与现实空间相互重叠 , 让观众在戏里跌进跌出、虚实混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