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故事|导演张末:在角落里讲故事的人

“做了导演 , 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转变 。 ”
张末踏足电影界十余年 , 在“张艺谋的女儿”和“一名导演”的身份之间 , 一切有关于此的揣度和猎奇 , 其实都不是她要烦心应对的问题 。
张末 , 只是父亲的女儿 , 是个电影的信徒 。 拍摄《28岁未成年》时的她 , 今年已经38岁了 , 说起话来显得很“稳” , 语调平静到好似不愿去浪费多余的一丝感情 , 还好像是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 , 不靠语调夸张 , 只凭故事本身抓人 。
只有谈起新片的上映日期时 , 她才表现出一些期盼与兴奋 。 作为一个创作者 , 张末肯定不是个缺乏激情的人 , 用她自己的话说 , 她是“剧本创作时冲到前面 , 派对时往角落里躲”的那种人 。
因为|她故事|导演张末:在角落里讲故事的人
文章图片

张末走上电影之路 , 在外界看来 , 就像理所当然的事一样;可对她自己来说 , 这并不是早就安排妥当的远大前程 。 如同很多普通女孩的成长轨迹 , 张末的职业梦想也是一个接一个 。
“我还没上学的时候 , 就特别喜欢画画 , 那时候一天到晚就偷剪我妈的布 , 给芭比娃娃拼贴漂亮衣服 。 ”和很多小女孩一样 , 张末那时候想成为一个服装设计师 。
因为|她故事|导演张末:在角落里讲故事的人
文章图片

因为喜欢艺术 , 上了大学之后 , 张末就“特别想学一门技能 , 能够把所有的艺术元素都揉在一块” 。 后来去国外求学 , 张末选择了建筑 , “因为建筑涉及的东西比较多 , 需要你学绘画 , 需要你学艺术史 , 甚至还要多学一门语言 , 还要学音乐 , 万一有一天需要你造个音乐厅 , 你要是不懂音乐的话 , 怎么设计?”
可当张末从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毕业后 , 她发现真正的建筑行业跟自己当初的想象不同:“我当时在纽约的一个建筑事务所实习 , 发现这个环境挺冷漠的 。 ”在这里 , 同事之间都是各干各的 , 张末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孤单的行业 。 对于张末来说 ,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我还是喜欢大家一起去做一件事 。 ”
于是敢于尝试的张末转向了电影 , 她考取了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导演专业研究生学位 , 毕业之后 , 张末便开始在张艺谋的剧组工作 。
因为|她故事|导演张末:在角落里讲故事的人
文章图片

如果说张末的电影启蒙只来自父亲 , 那绝对有失公允 。 我们更应该说 , 是她的成长环境合力把电影的种子神不知鬼不觉地藏入张末的心底 。 她回忆 , 在家里 , 从未有人刻意地让她去干过什么 。
“我妈妈是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 , 她的工作是撰写录影带封套上的故事梗概 , 要看大量的电影 。 而父亲也常常往家里寄很多国外的经典电影 。 ”
看电影也成了她最大的爱好 , “我是个80后独生子女 , 小时候妈妈一上班就把我锁在家里 , 于是我就看电影 , 一天能看两三部!”
“其实直到大学毕业之前 , 我真的没想到要去干这一行 。 ”可最终 , 张末还是走上了电影之路 。
“我知道自己不完美 , 就得在潜意识里有个开关 , 得能切换 。 ”谈起工作和家庭、个人意志与团队、理性与感性这些话题 , 她也多次提到了“平衡” 。 张末说 , 自己一方面很理性 , 一方面又挺天马行空 , “上大学的时候我还辅修了一个天文学 , 那真的挺有意思 。 ”
因为|她故事|导演张末:在角落里讲故事的人
文章图片

“我在工作上要求完美 , 但是有了孩子之后 , 跟家人相处时 , 你就得会服软 。 ”作为一个导演 , “我很享受团队工作 , 自然希望作品能表达我的想法 , 把这个想法变成一个真实的画面 , 我是非常享受这个过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