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兰心大剧院》:戏中戏谍战的个性化表达

几经等待 , 娄烨新片《兰心大饭店》终于上映 , 经过观众首周检验 , 豆瓣评分由开始的7.2逐渐升到7.4分 。 影片讲述二战珍珠港事件爆发前 , 女明星于堇返回各方势力盘踞的“孤岛”上海 , 表面是为出演旧爱谭呐执导的话剧 , 也为营救身陷囹圄的前夫 , 实则却有神秘任务在身 , 她的决定或将影响二战格局 。
这并非娄烨首次将目光投向民国谍战 , 早在2003年 , 他就拍摄过同题材的《紫蝴蝶》 , 带有一贯浓郁的作者风格 。 与之相比 , 《兰心大剧院》似乎走得更远 , 除了娄烨标志性的令人眩晕的手持跟踪镜头 , 以及贴近“写实风”的个人美学 , 这部新作甚至连颜色和配乐都抛弃了 , 朴素的黑白色调 , 简单的物理声效 , 并不精致的人物造型 , 被弱化了故事性的叙事等等 , 都向观众摆出一副“不友好”的姿态 。
伯特|《兰心大剧院》:戏中戏谍战的个性化表达
文章图片

伯特|《兰心大剧院》:戏中戏谍战的个性化表达
文章图片

所以 , 相较于外部波诡云谲的历史性时刻 , 《兰心大剧院》更像是一个女人寻找自我的内心史诗 。 娄烨放弃宏大叙事 , 在时代风云的幕布下 , 人性与情感才是主角 。
【伯特|《兰心大剧院》:戏中戏谍战的个性化表达】片中休伯特的一段台词让人玩味 , “好多书都是大路货 , 现在谁想看?未来还有谁看?”这是他对自己旧书商身份的调侃 , 又何尝不可看作娄烨对自己的揶揄?衷心希望《兰心大剧院》这样的作品能在市场保有一席之地 , 让电影创作拥有更多可能性 , 让电影在卖力向观众博泪博笑之余 , 还有一些诗性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