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_观后感

看了《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感伤的海上传奇
生于船 , 
长于船,
死于船,
这是一个虚幻的奇迹 , 一个伤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他的传奇 。
大海、轮船、钢琴、陆地、孤独、友情与天才交织的故事 。
孤独 , 自从他被抛弃在维珍尼亚号开始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
乐者,自从在丹尼的海葬听到音乐时就注定与音乐的一生纠缠,
传奇 , 自从他无师自通流出的第一首曲就注定了他一生的传奇,
他有个好长的名字叫【丹尼·伯特曼·T·D·林蒙·1900】 。
音乐是他对人生的感悟
他的一生是无根的,终生都在飘泊的维珍尼亚号上,至死也没有踏足陆地,他的一生就是一艘船与音符所组成 。与他最不可分隔的就是音乐,他用率性而为的灵感,谱出最有情的音乐去解读人生 。
他有惊人的音乐天赋,那是一种超忽常规的能量,是一种超敏锐的洞察力 , 与灵歌之王雷·查尔斯不同 , 雷·查尔斯是用音乐来完成对生命的依托,而他却是用音乐去解读生活 , 感悟人生 , 虽然他们对音乐都有异乎常人的感悟力,但却有着不一样的执着 , 雷·查尔斯将一生都放在了音乐这个精神生活上,而对于1900来说,音乐就是他的语言 。他用心灵演绎融入了世间百态的乐曲 。
他是音乐演绎的天才,轻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过琴键,在他的指尖下所流淌着的就不仅仅是音符,而是对生活的真诚 。深情飘逸的曲风 , 唯美、优雅的飞扬,他的音乐时而精巧,时而大气,时而细腻,时而磅礴,时而小心 , 时而大胆,时而激情 , 时而委婉 。他以音乐来体现人物,用音乐来表达情感,用音乐来讲述人生,他用音符来代替语言来触及人们的心灵,听着他的音乐 , 就像是听着人生的经历 , 听着人生总总 , 他的手在键上,但是心如痴迷的乐者一样随着自已的音乐一起翱翔 。我第一次强烈地感觉到音乐的世界是这么广阔 , 原来音乐讲述的世界是这么的迷人 , 这种音乐与人生的立体结合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对于音乐也有了另一番的认识 。
孤独的寂寞与他的海上宿命
他一生都在海上 , 那艘客轮就是他的家,他的执着就是对海的依恋,海是他的宿命 。
周而复始的人来人往、悲欢离合、人间万象,一幕一幕的在他面前上演 , 他似乎已看尽了人间的繁华、冷漠、凄凉与虚伪 , 也看尽了人生 。
“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 , 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见……” 。
在陆地上,他掌握不了自已的命运,他也无法操纵那幺多的选择,他的能力仅限于用88个键子所创造出来的世界,所以他选择了不变 。船就是他保护自已,囚禁自已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与红尘隔离的地方 。没有身份证,没有出生证明 , 这些都不是阻止他去陆地的牢笼,真正是牢宠却是他的心,是一个在他的心中永远的家 。对于外界的不可知与不确定,他只有幻想、好奇与极大的恐惧 。而维珍尼亚号才是他唯一的方向,在这里,他有时像个顽皮自在的孩子,有时却又孤独的叫人心酸,孤独的艺术人生与无尽的大海也就是他的宿命 。
我本不信宿命,命由人改,但深思后醒悟,性格岂非宿命,决定人一生,性格就是宿命 , 而对于1900,他宿命的一生岂非正是他的性格所定 。
他是纯粹的天才,他的个性是天才与幻想交融,他没有下船,他选择了他的幻想世界,他的懦弱似乎有些不正常,有些不可思议,但什幺是正常的?最起码,他选择了自已的路 , 为自已而活,而我们是不是还在为了一些遥不可及的所谓理想而奋斗,是不是还在为了压力、为了别人而活 , 对一些唾手可得的却没有珍惜 , 对这些身边的美好都没有触摸过 。这岂非也同样不正常 。
友情是世间赐予他的唯一的温暖
自从出现了光影的留念后,影片里就从来就不缺爱情,但偏偏这个海上钢琴师却没有这样的好运 , 对海的依恋,对选择的恐惧,使他错过唯一一次去爱的机会,他掰碎了那张记录了初恋的唱片,他也掰碎了那段没有结果的回忆 。
还好,宿命在剥夺了他爱情的权力后,又给了他一段难得的友情 。
这也是一个没有女主角的电影,影片就是随着胖子麦克斯的旁白开始,麦克斯也成了他主动与社会相关联的唯一钮带,而与胖子麦克斯的友情也是1900在影片中除了大海与音乐外的最重要的感情寄托,也正是由于这个老友的存在,我们才会觉得他这孤独的一生有了些许的温暖 。
当胖子抱着唱机 , 播放着柔情似水的无名乐曲在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上寻找他时,随着影片的剪辑,胖子与柔情的音乐出现在了船上的一些旧地,这时与其说他的行为是寻找 , 倒不如说是缅怀,缅怀与1900一起走过的日子 , 缅怀对过去光影的留念 。
你为什么晕船浪?这是两人多年后再次重逢的第一句话,这也是他们友情最开始的记忆 。
胖子最终没有劝阻1900的最后决定,理解的面对他不归之路的选择,这是一种什幺深度的感情,换了是你,你会怎幺做,是自私的拉他下船还是放手让他达到灵魂的升化 。当麦克斯默默地含泪离开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时,1900叫住了他,给他讲了一个不好笑、但动人的笑话,我也发觉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倾诉竟也感性、如此动人,也如此伤感,这时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悲伤,是一种孤独的伤感 。
吸引你眼球的影片灵魂
整部影片的气氛都是由这个男人来营造的 , 从来没有看过蒂姆·罗思这样的儒雅,从来没有见过他这样的朴实,他的表演是那幺的不着痕迹,洗尽铅华、浑若天成,骄而不躁 。
他赋予了1900最大的生命力,并不年轻帅气的他,用了富有童稚化的表演,将与红尘疏远的海上钢琴师的无世俗、轻松、自然、雍容的性格进行了最有力的诠释 。他的眼神,亲密而疏远,清辙且忧伤 。他将人物进行细节的刻画,用点托起了人物,“隐”而不发的霸气 , 悠然自得的优雅气质 , 却又略带童稚纯真 。
在他的演绎下,这个海之子,就像是一个惹人怜爱、顽皮反叛、随性而为的孩童,却又有着叫人伤感的孤独宿命 。这会是一个不朽的角色,这会是一个真正的演者,至少是在我的心中 。
影片透露出沉静的欧州风格,非现在一些狂轰烂炸的好莱坞影片可比,虽然有几段因要带出剧情的而设置的回忆也稍嫌突兀与冗长,但这些并没有影响我对影片的喜爱 。它虽有看似稍有荒诞的剧情,但演员出色的表演赋予了影片太多,将你带入了故事,让人完全忘了这是一出戏,只是一个关于奇迹的传说 。当他平静的抬头望向天空,那清辙直透入人心灵的眼神至今叫我难忘,看着他随着爆炸的像涅盘一样的维珍尼亚号号沉入了海底,留下的唯有心酸与感叹 。
从来没有一部片子能带给我这样的感伤 , 我想把文字写的伤感,细腻一些,奈何我生硬的文笔无法达到 。这部影片的原声音乐应该是最有价值,因为每一段流水般的音乐都记录着他一生中的故事,精彩却不矫情,平淡却又不失回味,而他的故事就像是这部片子的直译名《1900的传奇》一样,这是一个奇迹,是一个海上传奇,伤感的 。
看过《海上钢琴师》后,我有一种想要理解1900的冲动,那怕只是一点点 。虽然隔着电视屏幕,隔着遥远的年代,隔着汪洋大海 , 所幸的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清晰的看到1900纯净得如同婴儿般的蓝眼睛 。演员蒂姆·罗斯的精湛演绎使我确信 , 真的有那样一个没有亲人、没有户籍和国籍的天才钢琴师曾在海上飘泊过 。人世间的诱惑,功名利碌,他都视若无睹 。即使是爱情,或可曾让他魂牵梦萦,但就算那样,他也只让毕生之爱凝聚在瞬息:舷窗外移动的少女的倩影,破碎的唱片上梦幻般轻柔舒缓的乐曲,三等舱里胆怯忐忑的一个轻吻 。此外,便是钢琴、游船和大海,还有浪涛中的平稳与宁静 。八十八个琴键上创造的无限的、美妙的、自由自在的音乐,充实了他有限而单纯的生命 。
1900是优雅的男人 。丝纹不乱的深金头发,纤尘不染的衣帽领结,风度翩翩的举手投足,才华出众的自信风采,纯净脱俗的天使面容 。他的钢琴前曾有多少美女为他倾情?他一定是沉浸于自己的音乐而无暇为琴音外的事物分心 。
1900的生活单纯但不乏人性之美 。与养父间短暂的亲情,与偶遇的少女瞬息即逝的爱情,以及陪伴他最长时间的迈克斯的友情,都曾滋润过1900孤寂落寞的心 。1900是感情细致而深邃的男人,他的精神和才情都倾注在钢琴的八十八个琴键上 。谁能理解他的心声,谁能读懂他忧郁而温柔的眼神,谁是他不离不弃的爱人?惟有流淌于他指间的动人乐符 。
若与俗世的生活来对照,影片中1900的言行似乎有不真实的地方 。比如,他从未接触过钢琴和音乐,但当他的手第一次放在琴键上的时候 , 那些动人的旋律竟能天然一般流泻而出;他从未受过正统的教育,却能说出那么诗意而蕴涵丰富的语言;甚至最后,当朋友迈克斯在那条残破不堪的,显然已废弃很久的游船上找到他时,1900哪来的食物维持生命?
我想,也只能以一颗诗意而浪漫的心去理解这部影片和1900 。影片有意撇开物质的喧嚷 , 而突出了1900灵魂与音乐的交融,同时引导观众与片中或精彩绝伦,或妙趣横生的音乐达到共鸣 。
最后,当天上的一缕光线投射下来 。1900仰起平静的脸,似乎在问上帝,天堂里有钢琴吗?
1900举起双手在空中虔诚的弹奏,轻盈悠扬的旋律流水般在寂静的空气里回旋 。顷刻间,一声轰响,巨大的火花在海上开放——1900带着他尚未凑完的乐曲飞升至天堂 。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 。”
“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而是因为所不见 。你明不明白?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 。”
“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 。有88个键 , 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 。但音乐是无限的 , 在琴键上,你可以奏出无限的音乐 。”
“我喜欢那样,我活得惯 。”
……
1900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烧炉工在男主角8岁的时候在意外中死亡 。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 。他永远地留在了船上,即使到了最后,唯一的好朋友马克斯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最终与船葬于海底 。
他用音乐来表达他看到的人和事,极尽其力,鲜明又生动 。也用音乐来填充自己,挥洒生命,可以放纵,像把所有的音符挤在最狭窄的指尖一泻而下的畅快,也可以享受,抒情般慢慢流逝,在最适合的时间压下那一指黑键,听旋律的优雅和轻盈 。一流的钢琴家带着鄙视和嘲笑来到了船上的宴会,三曲终,他用皎洁潇洒的笑和一根琴弦点燃的烟,把钢琴家的高高在上烧得一干二净 , 把听者的情绪烧得澎湃激昂 , 把世界的不平都抚平驱除,什么等级,什么高贵 , 不过如此 , 不堪一击 。自讨没趣的人,总缺少一份内心的安宁 。
我们或许从来都不是天才,但是我们至少能做到勤恳、踏实 。我们从坚硬和纯白开始,学会圆滑,学会世故,但内心深处,终究会一直记得,这一生所做的种种妥协,不过是为了在这个微尘世界 , 在这架上帝给予的钢琴上,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旋律与琴音 。黑白交错的琴键弹奏出一曲又一曲清脆悦耳、沁人心脾的旋律,也弹奏出一段又一段不同人生际遇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他奏响的是自由理想主义轻灵完美的挽歌 。

(我们学校的文学社让写的这篇观后感 刚写的哈哈)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0字陆地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 。冬天忧虑夏天的迟到,夏天则担心冬天的将至 。所以他们不停地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面对这一切,那个叫1900的钢琴师会淡淡地说:“我不羡慕 。”
电影《海上钢琴师》,讲了一个人的故事 。男主人公名叫1900,他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烧炉工在男主角8岁的时候意外死亡 。过人的天赋使1900无师自通 , 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 。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 , 他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 。他永远地留在了船上,即使到了最后,唯一的好朋友马克斯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 , 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最终与船葬于海底 。
1900,这个既没有出生纪录,也没有身份证明的人 , 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就在人间蒸发,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样,渺无踪影了——让我们常常思念他,但再也找不到他 。
如果他放弃那无谓的坚持,那他的人生不是会有另一番风景吗?
是的,一个真正会生活的人,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就应该与命运抗争,离开井底,去往更开阔的天空,而不是逃避世界 , 放弃生命,对世间绝望 。1900本有那么难得的天赋,有那么美满的爱情 , 有那么光明的未来 。那次,马克斯都已成功劝说他下船了,甚至他都要走下船了,但当他看着纽约这座城市时,感到非常陌生和恐惧,便又放弃下船了 。他最终还是与世界失之交臂 。
1900曾说:“我那时穿着大衣,感觉也很棒,觉得自己前途无量,然后我就要下船去 。放心!完全没问题!可是,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 。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 。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 , 可唯独没有尽头 。根本就没有尽头 。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是?。澜绲木⊥?,人生的尽头,那里应有回忆,没有尽头,是因为他没有真正活过 。外面的世界,他连经历都没有经历过,却已绝望了 。原本,他的过人天赋,他的美满爱情应该都是他面对世界的动力 。他却抛弃这些,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来逃避这个他恐惧的世界 。他认为“陆地”对于他来讲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他不会创作的音乐 。他已丧失了生命的意识了 。
他想结束生命来寻找自己的尽头 , 逃避世界的尽头 。的确,世界没有尽头,真正的尽头在自己的心里,只要你经历过,活过,就一定能看到真正的尽头——你生命的价值 。而他渴望在有限的空间,找到自己的坚持和熟悉 。当无限的世界邀请他加入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死亡 。那他死得其所了吗?他看到天赋对于他的意义了吗?他听到世界对他的召唤了吗?他感到爱情的真谛了吗?没有 。
蔚蓝的大海总是载满了回忆的,无论它是快乐的,充满希望或不堪回首的……可惜1900没有看到真正的海,或许现实世界真的太让人感到陌生、恐惧和残忍吧 。但我们这些未来的演奏者,就应该积极入世,经历世事,认知世界 。虽然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 拥有强大的内心,去包容世界,去追求未来,奏响自己的命运交响曲 。
我想——海上,其实应该是钢琴师起步的地方 。
海上钢琴师500字观后感永世的温存
——海上钢琴师 观后感
The legend of 1900.
郭敬明曾说,当他写下他最爱的导演王家卫的时候,笔尖曾尖锐而敏感的疼痛过 。我曾对此一笑置之 。但是当我写下被中国人翻译成《海上钢琴师》的The legend of 1900时,我承认郭敬明说得没错 。虽然我只看过一遍加一点零星 。
故事从1900开始 。从1900这个数字开始?不,不是 。它不是个数字,而是一个人名,一位伟大的钢琴家的名字,再准确点,是一位从没有下过船的伟大的钢琴家的名字 。
他清瘦,身材修长,永远一身西装革履,对钢琴和音乐有着超于常人的天赋和热情 。他热爱大海,热爱得甚至从未下过船 。
或许他对陆地并非惧怕,并非恐惧,有的只是无所适从和一脸的茫然 。他的人生过于悲壮,以至于和那艘从未下过的船同归于尽 。朋友的劝说没有起丝毫的作用 。
“城市那么大 , 看不到尽头 。在哪里 ? 我能看到吗 ? 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 , 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 。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了 , 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 ? 陆地,太大了 , 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 。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 。”
“所有那些城市,你就是无法看见尽头 。尽头?拜托!拜托你给我看它的尽头在哪?当时 , 站在舷梯向外看还好 。我那时穿着大衣 , 感觉也很棒,觉得自己前途无量,然后我就要下船去 。放心!完全没问题!可是,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 。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 。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 , 可惟独没有尽头 。根本就没有尽头 。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
——Nineteen Hundred
使这部电影深埋我心的不是他那优美而华丽的音乐 , 虽然它至始至终吸引着我 。真正使我着迷的是他悲厌的人生观和陆地至始至终奇怪的理解 。真是这些,使我夜阑时难以入眠 。他那安慰朋友Max的略带幽默的话语,却是我心中最难过的记忆 。
故事中他唯一爱着的女孩无疑是幸福的,虽然她可能永远不知道他爱她 , 更不知道那个冒险半夜闯进寝室去吻她的人是他,这些美丽的剪影让人落泪 。
哪位朋友,如果你看到这里,请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海上钢琴师》 。那份美丽的悲哀和永世的温存,值得珍藏一生 。
求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600-800要快!【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_观后感】只属于大海的音乐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明明知道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 但是在完之后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不断的问自己,真的有这样是人吗?如果换做是自己,最后会上岸吗?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1900这个人物,毫无疑问是:纯洁 。他在海上出生,在海上成长,一生都没有上岸 。没有国籍,没有接受过教育,就连名字 , 在常人看来也有些奇怪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现实 。
电影中最吸引人的 , 一定是男主角那令人惊叹的钢琴技巧 。尽管没有接受过任何钢琴教育,但当他第一次坐着钢琴前,就注定他是一个最伟大的音乐家 。他对于音乐的天赋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的音乐有一种特殊的魔力,朋友晕船的良药,传达欢乐的手段,证明自己的方法 。
1900与小号手聊天,当他们看见小偷时,钢琴的音乐也变得断断续续,模仿着小偷的形态;当他们猜想老妇女是一个谋害亲夫而得到万贯家财的人时,钢琴的音乐是一种怪怪的音响,充满着阴险,他的音乐总是能生动的表现各式各样人的心理特征 。无论是在上层人士聚会的头等舱还是下等人聚会的末等舱,1900弹奏的钢琴音乐总能使各种各样的人得到快乐,而且音乐大多为即兴成分,都是有感而发得到的 。
每次的演奏 , 都能体现出1900独特的性格:无拘无束的抛开乐队的个人演奏,与爵士乐鼻祖Jelly Roll Morton的飙琴时说出“自取其辱“的自信,对于女孩弹奏的痴情,以至于最后炸船时依然不愿离开的固执 。每一次弹琴都融入到剧情发展之中,表现出1900与众不同的特点 , 同时也成为了影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
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 。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不能给他安全感 。即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试图上岸去寻找她 , 陌生而又复杂的大陆还是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即使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心甘情愿的陪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永远沉入海底 。
面对死亡的他能够如此从容镇定 , 微笑着离开人世 。我最喜欢1900最后说的一段话:
“我看不见,看不见城市的尽头 , 我需要看得见!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 , 有88个键,是的,错不了,这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 。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也应付得来 。而走过跳板,前面的键盘……有无数的琴键 , 事实如此,无穷无尽 。键盘无限大 。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不是给凡人奏,是给上帝奏 。”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我只是偶然的点击,偶然的发现一部很久之前一个朋友介绍我看的电影——海上钢琴师 。
记得她介绍我看的时候,我在网上搜索却没搜到,但是现在看到了……
影片开始的时候并不怎么吸引我,但是看着看着,你会被他吸住眼球
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 , 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抛弃在头等舱的钢琴上,被一个船上的煤矿工抱养 。取名为1900,我个人认为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悲哀 。抱养他的丹尼教给他的是:妈妈是一种马 , 赛马,是世界上最好的马 。他的一生从来没有离开过这艘船,可以说是生在船上,死于船上 。也可以说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除了MAX
孩子的天分是让人觉得很恐怖
它发生在丹尼死后,丹尼因为船上的意外死亡,留下无可所依的1900,1900在一次进入头等舱演奏的时候吸引了当时船上所有的人,此时被发现他的音乐天赋
当MAX回忆的时候,总会讲起那是他一生快乐的记忆: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刚应聘到船上吹小号的工作,但是不到三天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喜事,船在海上驶的时候,晃动的很是厉害,他晕船呕吐的很狼狈 , 此时1900经过的时候却是如履平地,叫他跟上他,1900带他到头等舱的钢琴就落座了下来 , 径自弹起钢琴,钢琴声一直在飘,钢琴随着船身患动而移动,那个场景真是一绝
一次,当他问及1900他的音乐灵感是哪来的时候,1900跟他讲的却是他看到的人生百态,船上的一个贵妇看起来就像和她的情夫一起杀了她的丈夫,现在正带着珠宝在跑路;一个绅士有心事,脑中充斥着回忆却无能为力;一个正在和一个男士跳舞的漂亮女士看上去就像是想变成修女的妓女……这些是他的灵感
他的音乐很像他 , 他想着的时候可以随便更改曲风但是完全不落俗套,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但是,每当有人喊起NEW YORK的时候,说明这一段旅程的结束 , 观众一哄而散,只留下1900一个人——这个场景看起来很凄凉
在他被人挑着要比赛的时候,他第一曲弹了平安夜,第二曲弹了和挑战者一模一样的曲子,第三曲他挥洒尽至,汗如雨下,震惊了场下所有的人,曲毕后,可以拿一根没着的香烟在钢琴后面的弦上而点燃……
他唯一的一张胶片唱曲是因为一个在他窗口留下影子的女生而存在,他的所有灵感都来自于人类,他不会让他的音乐离他而去 , 本来想送给那个女生,但是最终没有成功,然后他把胶片掰坏——
最终,他下定决心为那女孩子下船的时候,看到陆地上高耸的建筑时,断然断了上岸的念头,从此不再想着下船……但是并不是高耸的建筑让他怯步,而是城市街道的无尽头……不知什么是城市的尽头,他害怕他所看不到的尽头
有人说,1900他看透了人生百态,为什么看不透自己的人生,我是觉得他已经看透了一切,只不过他已经没有可以留恋并为之存在
最后的结局是他死于那艘船上……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畏惧死亡的,人的生命很宝贵 , 那是因为我们还有爱我们的人,生活在一个从小就适应的世界 , 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正确面对失意和挫败的态度,以及如何调试自己,每个人其实都不坚强的……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hey kid, give us a tarantells."这幕一船客要求1900奏琴一曲.他答道,"And you ,show me how tarantells goes paish.
不能以此指摘人情的冷漠,可的确是在1900心上又划了道寂寞的伤疤,他的单纯就像游走在琴键上的旋律,给一批批暂局的行人共飨.音乐的萦绕下,人们都浸浴的欣喜的纯粹的音符中,随之徜徉随之跃动.
然而时间的步伐却不允许时人停歇,一但到达目的地,余音未止,人去楼已空.
这样一个对比,仅留下1900苦涩的笑,禁止了琴弦的颤动,这是他的寂寞.纵使寂寞,1900并未去寻找他那份冲蚀寂寞的快乐——上岸 。这是为什么呢?把寂寞卸在他身上的,正是岸上的人们,他们,“chasing some place far away,where there is always summer" , 快乐并不在岸上,它只是欲望的一张封面,这个一颗单纯的心,如若掉了世俗的泥淖,他不仅没有快乐可言,连唯一的钢琴天赋都要付之东流 。
还有,他与那女孩邂逅时的心动,他一系列举措想刻意接近那个女孩 。一幕女孩迎面走来时,他正踌躇着打招呼的方式,二人以擦肩而过,这也是暗示着这份感情的羸弱,一个爱人,当没有相遇,或者没有相识时,都只是彼此的陌生人 , 一方的心意,于另一方是虚邈的,这点又是何等可悲,爱情方面,想要同分量的付出是永远达不到的 。
恩,这就是我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