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张珂:从纪录片导演到主旋律电影编剧,被“信念感”支撑的15年

2002年 , 18岁的张珂考入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 就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 从04年第一部导演的纪录片获奖 , 到19年第一部编剧的主旋律电影播出 , 张珂走过了被“信念感”支撑的15年 。 这15年里 , 他有过初入影视业的兴奋激动 , 也经历了6年没有作品播出的低谷期 。 他说:“我想成为一个创作者的信念 , 一直没有改变 。 ”
电影|张珂:从纪录片导演到主旋律电影编剧,被“信念感”支撑的15年
文章图片

“上大学的时候 , 我有很强的拍摄欲 , 但器材和资金非常困难 。 ”
现在的学生只要有想法有创意 , 用一部智能手机和一个三脚架也能拍出很不错的片子 。 但在那个器材昂贵、资金缺乏的年代 , 进行剧情片创作的难度远超现在 。
于是张珂选择从纪录片开始 , 在满足自己的拍摄欲和创作欲的同时 , 逐步摸索拍摄手法和后期剪辑技巧 。 日供一卒 , 功不唐捐 。 2004年 , 他的纪录片作品《青春墓园》获全国大学生纪实电视作品大赛优秀奖 。 此后 , 他导演的《路》《盛会》等纪录片作品 , 也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 如果顺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 说不定观众现在认识的张珂会是一个杰出的纪录片导演 。
保送研究生之后 , 张珂迎来了一个进入影视业的契机 , 这也成为他日后迈入编剧行业的转折点 。
美视电影学院院长张国立 , 邀请了他的一些同行来担任学院研究生导师 , 其中就有曾经撰写《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著名编剧邹静之 。
与其说命运是机遇 , 不如说是一种选择 。 为了获得心仪导师的青睐 , 张珂提前一年就开始做准备 。
电影|张珂:从纪录片导演到主旋律电影编剧,被“信念感”支撑的15年
文章图片

“我当时的简历全是纪录片或者电视栏目 , 我觉得还不够 。 ”他放弃了纪录片拍摄 , 开始把握一切机会去练习剧本创作 。 通过在重庆电视台写栏目剧 ,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先定下目标 , 再一步步向目标靠近 。 张珂的付出得到了邹老师的认可 , 顺利成为邹老师的学生 。 研二时 , 他跟随邹静之来到北京 。
“当时我的身份是邹老师的学生 , 但我实际的工作是邹老师的助理 。 ”作为助理 , 他需要在开剧本会的时候准备各种剧本资料 。 到这时 , 张珂才算真正开始了编剧方向的学习 。
那段时间 , 他的包里随时都会携带两只爱国者录音笔 。 一只记录 , 一只备份 , 以防录音出现问题 。
【电影|张珂:从纪录片导演到主旋律电影编剧,被“信念感”支撑的15年】张珂用“海绵”来形容自己对知识的如饥似渴 。 “我每天晚上都在听录音做剧本会的会议记录 , 各位老师在剧本讨论中所聊到的东西 , 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料 。 ”
提起这段在北京的经历 , 他对恩师充满了感激之情 。 “我很幸运 , 我的导师点亮了我对创作的信念感 。 ”张珂回到母校 , 和学弟学妹们分享创作经历时 , 也反复提到了“信念感”这个词 。
“信念感非常重要 , 你爱什么 , 你被什么感动 , 这个东西根本不是被教出来的 。 有可能是父母言传身教带给你的 , 有可能是某个老师的一句点拨 , 有可能是一部片子 。 ”
在他看来 ,
“信念感”是一种天赋 , 是点亮艺术创作的火花 。 正是因为“成为创作者”的信念一直没有改变 , 张珂度过了他口中的“黑暗6年” 。
张珂称自己的“信念感”是一种持久的、不断试探、不断做取舍和平衡的信念 。 这种持久的“信念感” , 让他一边密切关注行业的变化 , 一边注重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