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肩上芭蕾”惊艳讲述中国故事 杂技舞剧《化·蝶》从上海“飞”向世界舞台
从足尖站肩、头顶单腿踹燕等杂技新动作的惊艳亮相 , 到舞蹈、戏曲等多元艺术门类的渐次融入 , 一场持续十余年的创作历程引发化“技”为“剧”的舞台美学革命 。 近日 , 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杂技舞剧《化·蝶》登陆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 曾震惊世界的“肩上芭蕾”再次蹁跹起飞 , 用美轮美奂的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大IP , 从上海开启全国乃至全球巡演 。
这台融合杂技、舞蹈、戏剧、影像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当代舞台新作 , 是文艺工作者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突破与探索杂技“新可能”的大胆尝试 。 上海不仅是其历史的见证者 , 亦是创新参与者——2005年 , 粤沪联合创制演出的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就是从上海出发走上国际舞台 , 成为中国文化的闪亮名片 。 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认为:“作为人文创新之城 , 上海长期为舞台新人新作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 , 并不断以创新机制为艺术家提供活跃的创作平台 , 而以赵明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家们则以锲而不舍的艺术追求、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 , 为上海舞台持续奉献着精品力作 。 ”“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促成了上海与文艺界的良性互动 , “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孕育了上海蓬勃向上的文化艺术生态 。
呕心沥血圆梦“化蝶” , 民间传说被赋予新的时代审美价值
用“肩上芭蕾”演绎旷世蝶恋 , 对于金牌“杂技伉俪”吴正丹、魏葆华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 2003年 , 他们曾与著名编导赵明携手将杂技短节目《化蝶》搬上央视春晚舞台 , “肩上芭蕾”由此在国内掀起热烈反响 。 吴正丹告诉采访人员:“从那时起 , 心里就埋下了杂技舞剧《化·蝶》的种子 。 ”
然而 , 将6分钟片段发展为完整故事 , 把单纯展示技巧的杂技艺术演变成故事化、情节化的舞台作品 , 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 “16年前的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首次尝试用杂技技巧演绎西方故事 , 只是杂技舞剧从无到有的第一步;现在 , 《化·蝶》亦是艺术创新的破茧成蝶 , 处处体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总导演赵明说 , 《化·蝶》并非只是简单讲述家喻户晓的梁祝故事 , 而是着眼于蝶的蜕变 , 颂扬生命不息的永恒力量 , 赋予民间传说崭新的时代审美价值 , 赋予杂技剧更具浪漫想象力的空间和更为深刻的内涵 。
事实上 , 《化·蝶》更是几位主创艺术生涯中的一次“蝶变” 。 从结缘上海创排首部舞剧《闪闪的红星》至今 , 赵明呕心沥血、精“艺”求精的创作风格始终未变 , 持续为上海、为中国奉献着一部又一部舞台精品 。 和赵明一样 , 因“肩上芭蕾”惊艳世界、拿遍国际大奖的吴正丹、魏葆华 , 脱下戎装之后用对杂技芭蕾的不变初心圆了“化蝶梦” 。 这对“杂技伉俪”合作近30年 , 吴正丹的舞鞋在魏葆华的肩臂上磨出了多个比指甲盖还大还硬的茧痕 。 虽然自我调侃是“年龄加起来超过90岁”的“高龄演员” , 但这对早已功成名就的舞台伉俪依然长期保持着严格自律的身体管理和训练 。 为了将舞蹈技巧和叙事表演融入杂技 , 他们互相扶持着走出舒适区 , 又一次挑战新领域 , 传递着对舞台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
机制创新为引擎 , 上海成为中国好戏“飞”向世界的起点
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演艺大世界艺聚大上海”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的重磅剧目 , 《化·蝶》上海站首演掀起了热浪 。 对于赵明、吴正丹、魏葆华来说 , 上海就是“肩上芭蕾”的福地 。 2005年 , 由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联合创制演出的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在上海大剧院连演20余场 , 并由此“飞”向欧美国际舞台 , 迅速成为海外演艺市场争相邀请的热门剧目 。 如今 , 经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的促成 , 《化·蝶》选择上海对外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作为全球巡演总代理 , 近日的上海首演亦是该剧全球巡演的始发 。
- 贾玲|姚贝娜去世七周年,“朋友们”凌晨前往墓地祭拜,好声音官微缅怀
- 角色|《雪中悍刀行》“南宫仆射”眼神拿捏太到位,专访张天爱:想象自己是江湖儿女
- 李维嘉|谢娜何炅又能同台了,节目官宣新阵容,“三位真火”难重聚
- 华和|当电视剧失去了“特效”,看一次笑喷一次,最后1个笑疯啦!
- 合家欢|优酷《麻花特开心》:以普通人生活为素材 开启国民合家欢
- 军旅|《王牌部队》今晚收官,导演刘岩:我重温了军营回忆,更讲了“理想主义”
- 鱼尾纹|肖战《王牌》试老年妆,鱼尾纹很真,导演专访曝“野秀”感情走向是肖战定的
- 合体|开心麻花推出王牌综艺,“含腾量”满满,沈马组合惊喜合体
- 角色|豆瓣8.7分,烂番茄新鲜度93%,“DC宇宙”开年就出神剧
- 角色|《黑凤凰》曝“黑洞”及动态海报 琴-葛雷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