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人人都能说五分钟脱口秀( 二 )


如今 , 何天奇还整理了一系列脱口秀教程 , 免费提供给脱口秀新人和其他俱乐部使用 。 从2019年到现在 , 这些教程已经做了11期 , 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 。 “我喜欢把复杂的东西归纳成一种教学体系、总结成课程分享给别人 , 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上台 。 在看过教程以后 , 如果你能写出大概1000字左右的稿 , 是原创的、好笑的 , 就有可能上开放麦(脱口秀的一种形式 , 是更偏向于提供一个练习、打磨段子的场所)表演 , 慢慢地就可以登上正式的舞台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俱乐部里 , 除了最早的一批 , 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来源于他们的观众 。 “我很认可李诞说的一句话 , 人人都可以成为五分钟的脱口秀演员 , 人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五分钟 。 我一直很鼓励不同职业的人上台来讲自己的5分钟 。 通过脱口秀 , 帮助大家理解这个行业 , 从而打破一些固有偏见 , 我认为也是很有价值的事 。 ”
“我珍惜脱口秀舞台 ,
但还是希望能站在台上
为大家说一段相声”
“在中国大学校园里 ,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男生手持鲜花 , 走到女生宿舍楼下 , 高喊‘某某某我喜欢你’ 。 但如果在俄罗斯 , 你千万别这么干 , 因为大部分的女孩都叫娜塔莎 , 如果你喊一声 , 相信多半个宿舍楼的女孩都会出来 , 更可悲的是宿管阿姨也出来了 。 ”
——张杨脱口秀小段节选
有一种观点认为 , 脱口秀和单口相声很相近 。 要从表演内容、形式上看 , 的确不乏相似之处 。 但是 , 两者还有很明显的区别 。 脱口秀脱胎于谈话节目 , 演员更倾向于辛辣点评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 , 针砭时弊、输出价值 。 而单口相声基于民间笑话发展而来 , 在内容上侧重反映人物对话 , 有明显的故事线 , 要着力铺设包袱 , 最终还得成功塑造形象 。 “在我看来 , 脱口秀通常没有结构和框架的严格要求 , 甚至包袱够猛够足 , 就能炸了场子 , 是时尚的、短平快的语言艺术 。 而相声是茶、是酒 , 讲求功底内涵 , 得观众细品 。 ”北京脱口秀演员张杨告诉采访人员 。
今年37岁的张杨做过动作戏替身 , 如今是编剧 , 还是一家影视公司的运营总监 。 能说脱口秀 , 他觉得是纯属“一时兴起”的偶然 。 “2019年12月 , 我去北京东单看了一场脱口秀开放麦 , 因为都是一些新人在演 , 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 我下意识地跟一同去的朋友吐槽 , 要是这样演的话 , 我也能上 。 没想到 , 厂牌老板当时就坐在我后面 , 听见这话马上热情地鼓励我上台 , 效果还不错 。 就在这机缘巧合下 , 我成了一名脱口秀演员 。 ”
说脱口秀 , 对创作能力要求很高 。 工作之余 , 张杨就十分喜欢研究段子 。 “不能有一句废话 , 有些包袱是直接给观众直接会乐 , 但也有一些包袱 , 是让观众主动去想‘笑点在哪里’ 。 黄西老师跟我说 , 有的幽默是需要动脑子的 , 脱口秀就是动脑子的幽默 。 ”不过 , 张杨更钟情于相声 。 成为一名相声演员是他长久以来的梦想 。 就在不久前 , 他拜入了非遗项目“济南相声”传承人、晨光相声负责人孙小林门下 , 梦想成了真 。 “相较而言 , 相声博大精深 , 我想继续在艺术上有所突破 。 ”张杨对采访人员坦言 , 他从小就喜欢听相声 , 已到了痴迷的程度 。 他六岁的时候就拿收音机听高英培和谢天顺先生说《话说天津卫》 。 很多老段子他没学过 , 但张口就能背 。 张杨认为 , 正是多年对相声的爱好浸润培养了他的幽默细胞 , 也使他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站在脱口秀的舞台上 。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完整看过任何一期线上脱口秀综艺 。 但是我喜欢相声 , 我会把相声里的一些结构和技巧运用在脱口秀表演中 。 一晃三十年过去 , 没想到小时候的相声梦想 , 在脱口秀舞台上实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