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电影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后国庆档」观察( 二 )


电影|电影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后国庆档」观察
文章图片
来源:微博
也正是有了这样情绪饱满的铺垫在前 , 被吊起好奇心而选择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只会更加严格 。
关于《门锁》故事内容结构上的问题全网有迹可循 , 这里不多赘述 。 前期画面与配乐的融合足够「一惊一乍」的叫人忘记手里还捧着爆米花 , 但当配角悉数出场 , 人物合理性开始渐离轨道 , 所有立在前面的flag , 诸如「这是一部阐述独居女性面临的各种焦虑与困惑的电影」都被蜻蜓点水地一笔带过 。
因此 , 已经形成了良好「反诈」意识的电影观众脑中不自觉地警铃大作 , 为这样的噱头营销反手就是一条朋友圈 , 成功阻止了下一位想要走进放映厅的朋友 。
电影|电影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后国庆档」观察
文章图片
来源:网络
如果你是为互联网热议激情买单的其中一位 , 也许只会感慨「又浪费了两个小时体验什么是如坐针毡」 。 但如果你是为成全自己的情怀 , 渴望重温经典 , 复刻回不去的时光而走进过11月档的放映厅 , 某种情绪消耗带来的后劲也许会更加挥之不去 。
几乎所有看完《梅艳芳》的观众都有一个共识:「很好哭却也很好吐槽」 , 「有几分诚意却也绝对不完美」 。
撇开演员选角问题的争议 , 前期宣发通过主创的长文陈情、一众电影人出镜缅怀 , 确实叫人破防 , 那根尽管跨越了18年的时间 , 从未停止过怀念的神经也被隐隐牵动 。 但有些遗憾的是 , 正经故事的单薄、大众情怀的过度消费还是成为了《梅艳芳》和观众之间始终横亘着的那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
电影|电影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后国庆档」观察
文章图片
来源:微博
不难理解的是 , 人物传记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想要完美复刻 , 内容制作层面上存在难以突破的壁垒 , 何况梅姑的一生本就是一部道不尽的传奇 。 但刻意将观众 , 尤其是带着怀念的深情前来观影的观众 , 隐藏最深的「逆鳞」选择了原景重现甚至是强行美化的方式来处理 , 这部电影的主创显然没有弄明白自己的基础受众的情绪需求究竟该从何撩起 。
电影|电影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后国庆档」观察
文章图片

都说「滤镜太深容易失真」 , 电影创作者想要把握的情绪消费密码有时确实能够成为作品热度的筹码 , 但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翻车」风险 。 过度的消费一旦沦为浪费 , 不仅突破创作瓶颈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 国产院线的口碑长线规划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
标新立异的「先锋」创作 , 需要安全距离 近几年关于电影创作的探讨 , 不约而同地把「共情」放在一部作品应该完成的基本要求的首要位置上 。 然而 , 撩情绪似乎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被动技能 , 毕竟电影创作出的百态人生不是所有观众都能跟着一发入魂的 。 所以更多的人 , 尤其是观影梯队的主力军:年轻人 , 开始向新鲜的兴趣领域移情 。
在这一点上 , 青年导演梯队的创作意识十分突出 , 因为他们似乎更懂得年轻人的兴趣七寸应该怎么打 。
总结起来无外乎是要「新」、要「奇」 , 要「先锋」 。 毕竟年轻一代的躁动不安总是有迹可循的 。 通过打破、偏离一些既定的创作系统与习惯是最直给的方式之一 , 但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
比如曾红极一时的宿舍最爱喜剧系列《万万没想到》 。 如果还能回忆起它的细枝末节 , 你会发现它的荒诞、离谱、无厘头背后是叫人无法拒绝的上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