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勒|4影后+9影帝,半个好莱坞为他拍了部R级片( 三 )


柴勒|4影后+9影帝,半个好莱坞为他拍了部R级片
文章图片

警方找到黑帮藏身之处 , 枪战一触即发 , 双方僵持不下 。
厨师意外成为破局关键 , 单枪匹马走进了黑帮老巢……
柴勒|4影后+9影帝,半个好莱坞为他拍了部R级片
文章图片

三个故事结局走向如何?
这里不剧透 , 欢迎各位在电影里寻找答案 。
>>>>法兰西特荒诞
开门见山:《法兰西特派》绝对不是韦斯·安德森最好的一部电影 。
如果你怀揣《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期望值 , 多半会感到失望 。
众星捧月令韦斯·安德森在电影中沉溺于自我表达 , 任由“韦氏美学”疯狂内卷 。
柴勒|4影后+9影帝,半个好莱坞为他拍了部R级片
文章图片

说人话 , 电影充斥着密集的对白台词 , 繁复的视觉信息以及海量的隐喻细节 。
再加上走马观花的明星串场以及拼盘式剧情架构 , 多少有点“我和我的报纸”意味 。
过度的影像凸显剧情的复杂 , 一通声画轰炸 , 或许二刷三刷才能完全消化信息 。
观影体验如同参观泡泡X特玩具柜 , 美则美矣 , 生理上难免“法兰西特疲惫” 。
如果你是韦斯粉丝 , 或只是被明星大牌、精致美学所吸引的路人观众 。
《法兰西特派》也许是你垂直入坑的好机会 。
“韦氏美学”传统艺能一样不落:
画面干净 , 置景整齐 , 调色明亮 , 节奏欢脱 , 妙趣横生 。
柴勒|4影后+9影帝,半个好莱坞为他拍了部R级片
文章图片

低对比的朦胧美学将电影笼罩在一股淡淡的怀旧氛围中 。
每一帧 , 美如画 , 强迫症福音 , 收集癖福利 。
柴勒|4影后+9影帝,半个好莱坞为他拍了部R级片
文章图片

电影规格以4:3宽画幅+黑白影像为主 , 2.39:1银幕画幅+彩色影像为辅 。
以色彩搭配闻名的韦斯选用黑白并非刻奇 , 而是向以《纽约客》为代表的期刊杂志致敬 。
4:3宽画幅代表杂志单页 , 2.39:1银幕画幅代表杂志跨页 。
黑白影像指代铅印正文 , 彩色影像指代彩色插图 。
藉由画幅与色彩的切换 , 引导观众不言自喻的情绪 。

影片中每个专栏故事主要由不同采访人员的旁白口述推进 。
旁白叙事并非冗长枯燥的絮絮叨叨 , 韦斯·安德森用影像体现出每个采访人员的文风:
旅游采访人员穿堂过巷 , 体现文风灵动;艺术采访人员隆重演讲 , 体现文风感性 。
政治采访人员闷头不语 , 体现文风严谨;美食采访人员侃侃而谈 , 体现文风松散 。
观看电影与阅读杂志的体验打通 , 字面意义上“用电影还原了一本杂志” 。
柴勒|4影后+9影帝,半个好莱坞为他拍了部R级片
文章图片

片名“法兰西特派” , 电影自然少不了对法国情结 。
打小受法国电影新浪潮影响的韦斯·安德森利用影像 , 潜移默化对前辈致敬 。
柴勒|4影后+9影帝,半个好莱坞为他拍了部R级片
文章图片
《法兰西特派》
柴勒|4影后+9影帝,半个好莱坞为他拍了部R级片
文章图片
《我的舅舅》(1958)
对于观众来说 , 匠心和致敬只是加分项 , 好看才是衡量电影优劣的标准 。
《法兰西特派》的好看 , 是字面意义上的“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