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青时评】“90%以上电视剧都买收视率”?难怪那么多剧低劣粗俗

作者:白毅鹏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数据|【中青时评】“90%以上电视剧都买收视率”?难怪那么多剧低劣粗俗
文章图片

“90%以上的电视剧都存在买收视率的情况 , 收视率造假是困扰影视行业的一颗大毒瘤 。 ” 在接受《法治日报》采访时 , 金盾影视中心主任李学政向采访人员透露 , 今年4月 , 他参与投资的一部电视剧在卫视播出 , 这部剧一共卖了1个多亿 , 却花了9000万元买收视率 , “挣的钱全部花在这上面了 。 ”
收视率造假并不是什么“新闻” , 有不少制作人都公开表示购买过收视率 。 作为评估电视节目的代表性指标 , 收视率本该经由第三方机构独立调查得出 , 这决定了收视率评价标准的公信力 。 然而 , 现实中 , 不论是制作方、电视台和广告主的自觉“合谋” , 还是像李学政这样被迫裹挟其中的影视人 , 最终都会使本该客观的收视率统计 , 变成掺杂私心和利益的商业交易 。
除了样本户被污染、统计数据遭篡改 , 被明码标价的收视率 , 更侵蚀着影视行业的良好风气 。 如果制作方把大量的创作收入 , 都用在收视率造假上 , 势必影响对作品的投入 , 所得收益也不能很好地投入到其他创作上 。 当花钱买数据的做法成为 “潜规则” , 收视率便丧失了反映作品真实影响力、引导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作用 。 恶性循环之下 , 影视创作容易变得短视功利、粗鄙庸俗 。 这种不良风气 , 对那些真正用心创作的作品也不公平 。
收视率造假成风、难以根治 , 一方面源于该利益链条上各方势力的盘根错节 。 利益关联的各方既是压力的传递者 , 某些情况下也是无法逃脱的受害者 。 为了更好进行利益捆绑 , 一些迫于经营收入压力的电视台会和制作方以收视率为注 , 签订“对赌协议” 。 在此过程中 , 不乏数据造假机构推波助澜 , 将买卖收视率做成一门生意 , 并以此迫使制作方花钱买“好看”的假数据 。
数据|【中青时评】“90%以上电视剧都买收视率”?难怪那么多剧低劣粗俗
文章图片

另一方面 , 收视率长期主导电视节目评价体系 , 为影视剧行业埋下了“唯收视率”的偏颇导向 。 人人喊打“唯收视率” , 已经不是一天两天 , 甚至还有原媒体界人士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 。 2011年10月 , 广电总局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 , 明确提出“不得搞节目收视率排名 , 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搞末位淘汰制 , 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排名衡量播出机构和电视节目的优劣” 。
之后 , 国内首个收视率国标《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出台 , 明确提出收视数据不是节目评价的唯一指标 , 不能揭示节目的思想性、艺术性 , 应避免收视数据在市场分析和节目评价中的滥用 。 这些意见准则点明一个常识 , 那就是“唯收视率”的做法并不可取 。 即便收视率的调查过程不被污染或干扰 , 想要在固定样本中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 , 也存在较大难度 。 此外 , 新媒体的视听环境 , 同样影响着节目评价的维度 , 仅仅依靠传统的数据统计 , 必然无法跟上互联网形势 。
【数据|【中青时评】“90%以上电视剧都买收视率”?难怪那么多剧低劣粗俗】“唯收视率”是一种盲目极端的数据崇拜 , 在评价机制上 , 它和其他领域的“唯流量”“唯发行量”“唯票房”“唯分数”等可谓如出一辙 。 影视剧作品首先是文艺作品 , 数据可以展示一部分观众的体验感受 , 但却无法反映所有观众的期待 。 同样 , 文艺作品也有很多内在评价尺度 , 不可能过度迎合资本、市场 。 不乏有些优秀作品 , 是在时间沉淀中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 有些精益求精的小众文化作品 , 最初也不是完全以收视率作为创作导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