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庸|《风起洛阳》:百里弘毅、高秉烛与武思月三人中,谁的官最大?

热播电视剧《风起洛阳》改编自马伯庸先生创作的小说《洛阳》 。 其历史背景设定在女皇武则天称帝后的武周时期 。
【伯庸|《风起洛阳》:百里弘毅、高秉烛与武思月三人中,谁的官最大?】伯庸|《风起洛阳》:百里弘毅、高秉烛与武思月三人中,谁的官最大?
文章图片
风起洛阳剧照
在剧中 , 黄轩、王一博与宋轶分别饰演了三个身份、阶层与认知都截然不同的人 。 他们怀揣着不同的目的 , 为了探寻一起积年悬案的真相 , 鬼使神差地走到了一起 。
根据剧情来看 , 三人的具体身份是这样的:高秉烛曾担任过“不良副使” , 武思月是一名“内卫” , 而王一博饰演的百里弘毅则官居“工部员外郎”之职 。
那么 , 在真实的历史上 , 他们的这三种身份都是真实存在的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 , 他们又都有哪些具体的职权与待遇呢?
伯庸|《风起洛阳》:百里弘毅、高秉烛与武思月三人中,谁的官最大?
文章图片
风起洛阳剧照
先来看高秉烛 。 按照剧情交代 , 高秉烛曾经的身份是“不良副使” 。 那么什么是“不良副使”呢?
据清人梁章钜的《称谓录》中的说法 , 在唐朝 , 人们把负责缉拿盗贼的小吏称为“不良人” 。
仅就职责而言 , “不良人”类似于现在的警察 。
不过 , 与现代的警察不同的是 , 那时缉捕盗贼的“不良人”是一种卑贱的工作 , 待遇很低 , 在社会上也没有什么地位 。
一般而言 , 正常人若非迫不得已 , 是绝不会主动去从事这项工作的 。
伯庸|《风起洛阳》:百里弘毅、高秉烛与武思月三人中,谁的官最大?
文章图片
风起洛阳剧照
在这种情况下 , 为了保证地方的治安 , 当地的官府就会征集一些有过犯罪前科或其他劣迹的人员来充当这一职役 。 而这样一来 , 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 , 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
既然缉捕盗贼工作的从业者大都是一些素质低下 , 有前科劣绩的不良之人 , 他们被称为“不良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
“不良人”的首领称“不良帅” , 而高秉烛的所谓的“不良副使” , 顾名思义则应该就是“不良帅”的副手了 。
不管是“不良帅”还是“不良副使” , 都不属于唐朝以及武周时期的官员序列 , 也就是说他们都不是官员 , 只是一种小吏 ,其地位也是非常低的 。
伯庸|《风起洛阳》:百里弘毅、高秉烛与武思月三人中,谁的官最大?
文章图片
风起洛阳剧照
再来看百里弘毅 。 百里弘毅在剧中是有所管辖和执掌的 , 他的官职叫做“工部员外郎” 。 什么是“工部员外郎”呢?这还要从“三省六部制”说起 。
“三省六部制”起源于汉朝 , 隋朝时才正式确立 。 到了唐朝 , 这种政治制度已经日臻完善 。
“三省”一般是指尚书省、中书省与门下省 。 按照分工 , 中书省负责政策诏令的草拟和制定;门下省负责对此进行审核与校刊 , 有“封驳”的权力;而尚书省则负责对政策诏令的颁布与执行 。
武则天曾变更过三省六部的称谓 , 不过到了《风起洛阳》所反映的年代时 , 则早已经恢复旧称了 。
伯庸|《风起洛阳》:百里弘毅、高秉烛与武思月三人中,谁的官最大?
文章图片
风起洛阳剧照
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六个执行机构 , 其中工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工程建造 。
工部又下辖四个司 , 分别为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和水部司 。 各司的主官叫作郎中 , 而他们的副手则称为员外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