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有别@为什么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过节走亲戚用得上( 二 )
那么,亲族中内外亲疏、上下尊卑的概念是怎么来的呢?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化的影响一、历史的影响
亲属关系的系统演变与社会的演化进程息息相关,复杂的亲属称谓通常对应了阶层更为分明的社会结构。亲属的差别是特殊社会构成和身份认同决定的。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战乱频发,以家庭为单位的血缘结构,很难在动乱的时代背景之下自保生存,团结就是力量,以父系血缘为核心的家庭联结成为家族,聚树成林,大家一起守望相助,才能更好地把自己的基因传承下去。
像魏晋到唐朝著名的世家大族“五姓七望”:崔、卢、郑、王、李,就是趁此乱世崛起的。
文章插图
家族的形成奠定了父权社会的基础,由家族、氏族关系延伸出来的家支,既是血统制度,也是政治统治的制度。国家管法制,家族管德治,这样的威望体系,构成了旧时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继嗣、互惠与分配才逐渐沉淀为文化概念,形成稳固的教化后的秩序。
二、儒家文化的影响
蒙学读物《弟子规》,由清人李毓秀整编自《论语》和《礼记》、以及倡理学的朱熹编纂的《蒙童须知》。开篇便是“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儒家把复杂的社会关系化繁成简为三类:上下辈关系,同辈关系、男女关系,并确立三个主要的道德标准:孝、悌与男女有别。
文章插图
“孝”,对尊长要孝顺,所谓“悌”,《说文解字》释义是“善兄弟也”,我们现在宽泛解释为对兄弟姊妹要亲密和睦。这种在家庭关系中的尊卑有序从幼儿启蒙时就开始灌输,儒家的人伦概念自然深入人心。
《礼记》有云:“父子远近,长幼亲疏,序而不乱……不失其伦。”同三纲五常一样,由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体框限在亲疏、贵贱、上下、远近的道德伦理体系中。
文章插图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就是一个微缩的乡土社会,白鹿村以白、鹿两大姓氏,从亲属关系上互相联结,形成一个自治的稳定族群。白嘉轩承袭父亲白秉德的族长位置,就是血缘上的继嗣。身为族长的白嘉轩与族内辈份高的老人,通过宗祠以宗法管理白鹿村的日常事务。
对于村里人做法不成体统的,白嘉轩行使族长权利予以制裁,田小娥个人的“放浪”行为,决定了她不能入宗祠,与黑娃就不算合法婚姻。包括对田小娥“失德”的鞭笞,都是家族合理自治的范围。白鹿村反映的就是整个乡村世界的人情社会,男尊女卑、辈份有序、亲疏有别、伦理纲常。在亲缘和地缘诠释上非常具有代表性。
“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文化渗透有着稳定的力量,以男性为主导的亲缘关系,决定了传统社会的角色认同、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
文章插图
- 95后|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一言不合就离职?3个95后职场人告诉你真相
- 大学生|为什么很多企业拒绝招收三本生?并非是学历歧视,背后原因很真实
- 称呼$“官人”是什么意思, 宋朝女子为什么要称呼丈夫为“官人”?
- 故宫|为什么故宫的工作人员每次开门都要喊一声“我进来了”
- 随笔|我为什么写作?我为谁写作?
- 大学生|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都混得很差?知乎高赞回答
- 职业教育|陆喜梅:日夜打工没了魂,你为什么讨厌上班?
- 生肖|我为什么敢生三个娃?
- 禅宗!为什么说山水画创作思想,诠释的是禅宗的法脉?
- 千手观音|面对震撼世界的千手观音,肖央不解:为什么800多岁修复得像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