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看《兰心大剧院》,并不关心巩俐的演技

【关系|看《兰心大剧院》,并不关心巩俐的演技】关系|看《兰心大剧院》,并不关心巩俐的演技
文章图片

文|火锅
布列松说演员不需要演技 , 希区柯克说演员都是牲口 , 以前不理解 , 现在却部分认同了 。
一部作者电影的热点若在于一个明星如何有气场、如何男女通杀 , 这太没劲了 。 明星比戏大 , 本身就是导演的耻辱吧 。 有人问巩俐是否可以和英国女演员、制作人蒂尔达·斯文顿相比 , 我觉得没啥可比性 。 明星被捧成神以后自然不满足于只对一个性别施加魅力 , 前者可见林青霞 。 这是多方合谋之后的产物 , 属于当代的明星奇观 。
一直到现在 , 我觉得华丽而优雅的《长江图》里 ,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镜头是秦昊给自己加的戏 , 顾影自怜地流下长长的一串眼泪 。 明星给出那个反应 , 大概是奔着国际影帝去的 。 对于作者电影来说 , 这是多此一举 。 作者电影不应匹配演员的野心 。
关系|看《兰心大剧院》,并不关心巩俐的演技
文章图片

电影《兰心大剧院》前半部满足一个娄烨粉丝的愿望 , 所有属于娄烨的元素都有 , 手持摄影、晃动跟拍、跳切、长焦、长镜 。 我喜欢长焦和大远景长镜之间的切换 。 长焦怼着人拍 , 画面里人和人几乎要竖着叠起来 , 人惶惶然不知从哪里来 , 也不知到哪里去 。 而忽然切入的大远景长镜头又如此空旷 , 从一个人物开始 , 以另一个人物终结 , 有意无意地将二人的命运和关系并置 。 后半部的枪战戏对于娄烨粉丝来说是垃圾时间 , 但也不全是 。
古谷三郎和于堇持枪对峙的戏中 , 日本男人听到妻子已死的消息 , 在一个长镜中由愤怒到伤心 , 最后生命力完全委顿 。 在他被对方杀死之前 , 他事实上已经死了 。 枪声响起后他倒在血泊里 , 目光落点在妻子的照片上——那显然是巩俐的照片——镜头从一重幻象(照片)中升起 , 落点在现实中的于堇 , 而后景虚焦处是明星于堇的大幅海报 。 由明星饰演一个明星 , 这个明星的生活又是不间断地饰演各种角色 , 镜中仍然有镜 , 无穷镜像组成迷宫 。 在最后的枪战戏中 , 娄烨的作者表达和类型片的戏剧性至上原则不停交战 , 是画面之外的另一重战场 。
关系|看《兰心大剧院》,并不关心巩俐的演技
文章图片

《兰心大剧院》讲人和历史的关系——人如机器般被各种动机驱动 , 生生死死 , 而历史浑然不理 , 只顾摧枯拉朽而去 。 人越是积极行动 , 越陷入存在主义的荒谬之中 。 于堇在存在主义的荒谬中试图寻找意义 。 她和白玫的那场类似催眠的“床戏”中谈到“父亲”和“父亲的命名” , 那场戏貌似突兀却展示了两个人互为镜像的关系 , 映射出双方的匮乏 , 并互为抚慰 。 于堇要反叛她的养父 , 因为他拯救她又利用她 , 让她生活在无穷无尽的角色扮演之中 。
人物特别是女性被历史和宏大意义绑架和掏空 , 于是企图用传递错误情报的动作来找寻“自我”——这里才令人想起《兰心大剧院》的原著小说作者是虹影 。 虹影的作品和她的人生充满对恋父情结的表达和自反 。 《兰心大剧院》的女性主义气质从虹影而来 , 而娄烨自己编剧的《紫蝴蝶》就更浑然是娄烨自己的世界 。
关系|看《兰心大剧院》,并不关心巩俐的演技
文章图片

《兰心大剧院》的人物身份套着身份 , 故事则文本套着文本 , 隐喻里套着隐喻 , 结结实实地结构起来又完全解构 。 在我看来虽不是最迷人的娄烨作品 , 也会是本年度电影最佳(如果不是几年)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胜过《兰心大剧院》 , 盖因《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人物都服从故事 , 而不是故事服务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