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缠@古代的盗匪谁都劫, 唯独这类人他们不劫, 甚至连碰都不碰

现代有高考为普通人提供改变命运的跳板,古时候也有科举制度为贫寒学子提供鲤鱼跃龙门的机会。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成名,但是,既然有成功者,就必然有失败者,没有中榜的考生想必一定是很难过的。毕竟,进京赴考的每一个考生都历经了多年的苦读,心里满怀着自己的伟大理想,而且,考生大都满腹才华,这个科举考试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重要。



【 盘缠@古代的盗匪谁都劫, 唯独这类人他们不劫, 甚至连碰都不碰】盘缠@古代的盗匪谁都劫, 唯独这类人他们不劫, 甚至连碰都不碰
文章插图

古代的科考也是一步一步来的,一般情况下都分为三步:
县州级考试,这级考试叫“童试”,——中者称为秀才;省级考试,这级考试也叫“乡试”,——中者称举人;国家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会试”,——中者称贡士;经皇上亲监考,这级考试叫“殿试”,——中者为进士,考中第一名者称“状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榜眼”。在这里,他们如果没有中榜就算了,但是,还没来的及考试就出现了意外的话,那不是很令人遗憾吗?比如,古时候的山匪盗贼肆意横行,考生去赴京赶考的路上肯定会经过他们的地方,那么,怎样他们才能不会遭遇不测呢?今天笔者带你一探究竟。



盘缠@古代的盗匪谁都劫, 唯独这类人他们不劫, 甚至连碰都不碰
文章插图

首先,来说说怎样才不会遇到山贼绑匪抢劫呢?家里条件比较富裕的,骑匹好马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这样的人走在路上势必会引起绑匪山贼的注意,照理说应该很危险了。但是,他们会自己插一面带有“奉旨进京”或者是“礼部考试”等字样的旗子。绑匪土匪也不愿意去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一看到这样的字样他们自然就会选择放弃目标。因为,他们心里清楚的很,皇家是招惹不起的。而且,万一他们中举了,回来报复的话,土匪的安定生活就没有了。



盘缠@古代的盗匪谁都劫, 唯独这类人他们不劫, 甚至连碰都不碰
文章插图

其次,是关于考生如何成功找到路,并顺利入京赶考的。众所周知,古时候的京都一般都设立在北方,对于北方的考生来说当然都是比较方便的,但是,这对于南方的考生来说就很尴尬了。在现代,火车、飞机、高铁交通发达,可是,古代哪有这些东西。还有就是,进京赶考的举人,最大的担心和麻烦就是在路上生病,若生了重病,轻则耽误考期,重则病死异乡,历史上,像这样的例子其实有很多的。古代科举考试一年有两次,称为“春闱”和“秋闱”。相对于那些偏僻地方的考生就只能靠自己,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都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就只能像取经一样进京赶考。这一路,他们都不知道哪儿是哪儿,因为,那个时候根本也没有那么大的地图啊。



盘缠@古代的盗匪谁都劫, 唯独这类人他们不劫, 甚至连碰都不碰
文章插图

当然,更不可能靠自己的直觉去辨认方向,大家都知道指南针是我们国家的发明,这对于考生来说简直就是福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买得起指南针,毕竟,在那个时候指南针还是个稀罕物,而且,那个时候家庭富裕的人并不是很多,没有经济来源。所以,那个时候的贫苦人家根本就买不起。那么,这些人应该怎么办,难道就此放弃了吗。绝对不是,大家大概忘了指南针是用来指认方向的,但是太阳也可以啊。如果在野外,太阳就是最好的指南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样一来,东西南北就都很清楚了。而且,官府为了给大家提供便利,在关键的地方都设立了驿站,最起码能给考生提供一个住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