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当代散文|| 相逢一条大河

文/钟光武
散文@当代散文|| 相逢一条大河
文章插图
在九百多年前(即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的那个秋日,天晴气朗,惠风和畅,梧桐叶落,金桂飘香。伴随着一阵阵清脆响亮的马蹄声,一队人马呼啦啦出了密州府(今诸城)北门,沿着曲折蜿蜒景色秀美的潍河西岸,一路向北而来。为首之人正是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刚刚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苏轼此行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沿着潍河的流向,追寻当年大禹治水的足迹,二、凭吊潍水古战场,三、到百里之外的位于潍河西岸、安丘县境东部的盖公山,寻访盖公遗迹,拜谒盖公冢。安丘县时属京东东路密州府管辖。
苏轼少年时就倾心道家学说,尤其推崇盛极一时的黄老治术,他更仰慕道教权威盖公的治国理政之道。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直率,他虽仕途坎坷,三起三落,犹抱拳拳报国之心。他对古人大禹为了治理潍河水患,而表现出的大公无私的胸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由衷的敬佩。苏轼学识渊博,知古通今,忧国忧民。早在他踏入仕途之初,就期盼能有朝一日,北上齐鲁大地,切身感悟东夷古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先哲盖公思想的博大精深。而今恰逢朝廷命其知密州,正所谓是天遂人愿,苏轼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盖公,姓盖(ge),史未载名,汉初安丘人。他师从黄帝和老子,“好黄老之学,习黄老之道。”他治国理政的中心思想就是“主清静,法自然,守静以制动,因物以为用。”是汉初道家学派的权威。汉代曹参任齐相时,曾拜他为师。盖公指点曹参“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一语,成为汉初推行黄老治术的指导方针,开创“文景之治”新局面。盖公一生虽归隐山林,更没有做过高官,但他有良好的师承,渊博的知识,更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宽广的胸怀,他的伟大思想为汉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人所敬仰和缅怀。
散文@当代散文|| 相逢一条大河
文章插图
苏轼初任密州之时,正值大旱蝗灾之年。潍河两岸,土地荒芜,庄稼颗粒无收,且盗贼横行,民不聊生。加之“新法严密,风波凶险。”老百姓更是食不裹腹,生活举步维艰。“新法”,即朝廷在各地推广的手实法,就是强令老百姓自己把自己的财产疏散以此定户等。苏轼发现,手实法的推广,使老百姓之间互相指责揭露,增加了邻里矛盾,挑起了民众之间的积怨争斗,根本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面对如此局面,苏轼心急如焚,彻夜难眠。他奋笔疾书写下《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和《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上书朝廷,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和解决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改治后,密州所辖各地的灾情和社会治安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潍河,古称潍水。潍河流域是古代东夷人的发祥地之一。他们创造的灿烂的潍河古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年前,考古学家们就在潍河流域发现了大批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以及商周秦汉到唐宋时期的人类文化遗址。也是在潍河流域,人们更是发现了早于甲刻文和甲骨文的陶刻文,这进一步说明了潍河流域古代文化的深厚与久远。 在今峡山区王家庄街办朱子村的东面,即潍河的西岸,黄公山的东边,有一处依山傍水气势恢宏的“亭子崖”,听村里的老人讲,该“亭子崖”名字的来由,是古人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在该处建立“禹王亭”而得名。“禹王亭”建于何年又是何年所毁已无处可考。而今这个“亭子崖”所处的位置,也已淹没于峡山水库蓄水线以下,只有每逢枯水期,在淤泥与青苔之间,依然可见当年的禹王亭损毁后,留下的满地的碎石与瓦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