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李雨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当听到这首诗句开始频繁出现,不用多说,农历新年的脚步已经不远了。盼望了一年,属于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已经近在眼前。
旧时成都有一句谚语,叫做“红萝卜抿抿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其实,对于老成都人来说,进入农历十二月,也就是腊月,“过年”的时钟就已经敲响了。在春节前前后后一个多月的时间,老百姓们都在充满浓郁年味跟热闹欢乐的气氛中度过。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到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再到腊月二十四要“打扬尘”……“当年的成都人前前后后,要用一个多月时间把大年过完,春节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民俗专家刘孝昌的描述中,那喜悦热闹的年味,似乎穿越了时空回荡在眼前。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文章插图
民俗专家刘孝昌
小寒 1月5日(农历腊月初三)
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表明小寒是冷气积久而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节气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据刘孝昌描述,就成都而言,大部分时候小寒时节的气温,其实要低于大寒时节。“故有‘小寒胜大寒’之说。但成都的小寒时节冷不冷,并不靠节气,重要的是看冷空气的声势大不大。”
在这一时节,行走在成都的街头巷尾,忽而闻到一抹暗香,不要怀疑,这正是在寒冬中傲然开放、芳香馥郁的腊梅。“小寒时节,成都可谓是香城。”每当此时,花农从东郊高店子,西郊花照壁、百花潭,北郊的凤凰山等地,提着花篮、推着花车,沿街叫卖着腊梅花……
“千百年来,成都人都喜爱梅花。”刘孝昌说到,南宋时期,诗人陆游寓居成都,曾写下一首《梅花绝句》,诗中写到“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可见当时,成都人对梅花的喜爱。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腊八节 1月10日(农历腊月初八)
文章插图
腊八粥(图源网络)
说到腊八节,首先想到的,自然是那一晚温热美味的腊八粥。而在刘孝昌的描述中,旧时成都人的“过年”,正是从腊八节,也就是农历腊月初八开始的。“旧时在腊八节这天,成都的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祭祀祖先,合家团聚。一家老小每人吃碗腊八粥,并馈赠亲朋好友,以这种形式举家欢庆。”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而早在宋代,就出现了关于腊八粥的文字记载。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有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所以说,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千年了。
刘孝昌讲到,腊八粥用料讲究,煮腊八粥的食材多选用大米、糯米、薏米、小米等谷物类,以及红豆、黄豆、饭豆、绿豆、芸豆等豆类,或用红枣、花生、苡仁、莲子、板栗、核桃仁、桂圆、白果、杏仁等干果煮熬成一锅粥。“这锅粥用的食材非常丰富,其实远不止八种,具体怎么煮,主要看这家人的家景情况,根据收入的多少而定。”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大寒 1月20日(农历腊月十八)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