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阿云嘎演罗密欧:把每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去爱( 二 )


罗密欧|阿云嘎演罗密欧:把每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去爱
文章图片

一唱定情、一生许诺、一世守护 , 十几岁的年轻人 , 就该爱得热烈 , 有诺言就敢托付终生 , 就敢违抗世俗 , 甚至付出生命 , 看似草率 , 而这也正是《罗朱》最打动人的地方 。 虽然罗密欧的生命线极其短暂 , 即便绚烂地绽放也是昙花一现 , 也正是这种残酷的美成就了这部法语音乐剧 。 这些年 , 阿云嘎看过中外太多版本的《罗朱》 , 无论是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话剧版 , 还是巴黎的歌剧版 , 甚至各个国家对于法语音乐剧的翻版 , 他都认为各有可取之处 。 “意大利、匈牙利、德奥等国 , 服饰和故事背景都融入了自己的民族元素 , 无法说究竟哪一个版本更好 , 都有各自的优长 。 而我们的中文版是根据法语版1:1复刻过来的 , 也有人问在这个过程中是否需要本土化 , 但其实罗朱的爱情是符合全世界普世价值观的 , 所以不需要做本土化的处理 , 爱情本身就已经足够打动全世界的观众 。 ”
法国导演学会的第一个中文字 , 就是“牛”
法语原版编舞、导演卡尔·波塔尔此次担任中文版的导演与编舞 , 排练中 , 阿云嘎称 , “我们聊了很多 , 彼此之间非常的信任 , 他对我们的呈现很满意 , 我们有不懂的也会随时问他 。 比如某两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 比如朱丽叶假死之后 , 亲王唱了一首歌 , 大家会费解 , 为什么这个时候亲王出来唱歌 , 但导演会说或许朱丽叶和亲王有着某种血缘关系 , 其实莎士比亚在作品中设置了很多开放性的情节 , 给予创作者和观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 通过这次合作 , 我们也更深刻地了解了他们当时的创作背景 , 彼此也都给予对方新鲜感 , 这种合作是非常良性的 , 排练中没有任何语言障碍 。 而且法国导演非常严谨 , 他们编排完成的东西是绝对不允许别人来改的 。 ”而据称 , 法国导演在剧组学会的第一个中文字 , 就是“牛” , 足见其对中文版演员团队的认可 。
《爱神》和《世界之王》两首剧中金曲曾一度霸占法国流行音乐榜首长达17周 , 甚至被观众感叹“错过这两首歌 , 就错过了人生的诗意” 。 但在阿云嘎看来 , 每一首歌都太好了 , 但如果非要说出一首最爱的话 , 他选择的是《我怕》和《仇恨》 。 “《我怕》是罗密欧复杂内心的展现 ,其实他就像是一只被束缚的笼中小鸟一样 , 看到了即将要发生的不可控的事 , 却无能为力 , 这首歌把他内心的纠结唱了出来 。 而《仇恨》的编舞和曲目本身都非常好 , 可以说是一首歌搭建起了整部音乐剧的基调 , 作品由此开始延展 。 ”
罗密欧|阿云嘎演罗密欧:把每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去爱
文章图片

都向往永恒 , 其实每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去爱就好了
已经结束了的京沪两地演出 , 阿云嘎对观众共同营造的观演氛围印象颇深 , “上海的音乐剧氛围一直很好 , 而以前北京观众非常冷静 , 但这次我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惊喜 , 京城观众也愿意投入、愿意与你分享 。 其实艺术是需要观众参与的 , 如果观众是带着考核的心态来看戏 , 演员演得也会比较累 , 但如果观众愿意投入、与演员共同去完成氛围的营造 , 这才是最好的观演关系 。 ”
“享受舞台、享受当下” , 这是每次参与舞台剧创作时 , 阿云嘎最喜欢说的一句话 。 “2020年的年末 , 《在远方》的创作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 这种快乐只有从事戏剧创作的人才会懂 , 都说创作的过程是痛苦的 , 但作品呈现的一刻却是无比美妙的 , 非常幸福 , 又如此简单 , 这是比演出还要快乐的另一种方式 。 而2021年年末 , 《罗朱》的演出 , 我想传递给观众的是 , 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爱已经被削减得非常多了 , 如果观众看完后 , 能够珍惜身边的人 , 这个戏就足已了 。 大家都向往永恒的爱 , 如果没有 , 那么每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去爱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