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6年,河南小伙在青海草场盗走五袋文物,卖了1800万,结果如何

文物承载了一个国家、一种文明、一个地域的变迁 , 它是历史的见证 。 每一个文物 , 都在默默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 这样珍贵的文物 , 理应被好好保存 , 然而文物克星——“摸金校尉”常常让人恨得牙痒痒 。
盗墓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偷盗珍贵的古墓葬 , 如果在挖掘过程中稍不注意 , 很有可能会破坏墓穴结构 , 破坏里面的珍贵文物 。 将文物挖出后 , 他们还有可能走私到国外 , 让华夏文明流落到别的国家 。
河南|2016年,河南小伙在青海草场盗走五袋文物,卖了1800万,结果如何
本文图片

在青海曾发生过这样一起大型盗墓案 , 引人深思 。 张峰出生于河南农村 , 小时候不学无术 , 别家的孩子上学时 , 他受到盗墓书籍的影响 , 早早地就走入违法犯罪的道路 , 开始跟着道上的“师傅”挖墓 。 初中毕业时 , 他就干脆不去上学了 , 专心致志开拓自己的“事业” 。
刚开始的时候 , 张峰并不能从中得到太多好处 , 只能获得团队中头领分配的辛苦钱 。 随着他经验越来越丰富 , 在团伙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 从中分配的钱财也就越多 。 与此同时 , 他内心的欲望水涨船高 , 渐渐对现状感到不满 , 便寻思着脱离组织单独行动 。
在一次分赃纠纷中 , 张峰离开了团队选择单干 。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获利 , 反倒因为得罪了以前的“老东家” , 渐渐被河南内游走的盗墓团伙孤立 。 以前卖信息的老熟人不肯与他交易 , 那些收购文物的买家也不再主动联系他 , 这让他逐渐萌生了去外地闯荡的想法 。
河南|2016年,河南小伙在青海草场盗走五袋文物,卖了1800万,结果如何
本文图片

【河南|2016年,河南小伙在青海草场盗走五袋文物,卖了1800万,结果如何】当然 , 他并不是要去外地做正经事儿 , 而是想把盗墓的违法业务扩展到外地 。 为此他在书店购买了很多历史类、考古类书籍 , 经过多日研究 , 锁定了一个方向——青海 。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 其实他本身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 只不过他却将这种能力用来违法犯罪 。
张峰背上行囊 , 很快启程去青海省都兰县实地考察 。 在都兰县走遍了荒山野岭后 , 他确认这里真的有未开掘的古墓 。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 , 青海地区曾是吐谷浑王国文明的发祥地 , 吐谷浑王国处于我国西晋至唐朝时期 , 是一个独立的政权 , 其文明有少数民族鲜明的特征 。 并且吐谷浑所处的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命脉 , 来来往往文化交流极为频繁 , 因此这里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 也是盗墓者趋之若鹜的地方 。
就在张峰实地考察期间 , 他在当地遇到一个臭味相投的“盗友”汪涛 , 两人有着共同的志向 , 很快就组成盗墓小队 。 经过商量之后 , 张峰决定扩大他的团队 , 于是喊上了以前在河南盗墓时多次合作过的牛伟 。 牛伟人脉很广 , 有他在赃物就可以外销 。
有了劳动力汪涛、“外交助理”牛伟 , 张峰发现他们队里还缺一个技术骨干 , 于是赶紧给身在河南的表弟张夫打电话 , 喊他一块过来“发家致富” 。 张夫善用罗盘 , 而且还掌握了业内最难攻克的电子罗盘技术 , 平常他靠着这门技术经常在河南接点儿“外快” , 有时候也会卖一些考古信息和墓穴宝藏图 。 这真是“不是一家人 , 不进一家门” , 这俩表兄弟简直坏到一块去了 。
河南|2016年,河南小伙在青海草场盗走五袋文物,卖了1800万,结果如何
本文图片

张夫接到电话后 , 坐着火车赶到了都兰县 , 便马不停蹄地开始研究几处有可能成立为墓穴地的地点 , 最终锁定了一处草原 。 这一片草原现由当地的游牧民索某承包使用 , 并且他们一家子都住在草原里 。 张峰用以前盗墓时攒下的10万元买下了这片草地一年的使用期 , 并向索某提出一个请求 , 希望他们能暂时搬家 。 由于张峰给出的价格是当地承包草地价格的三倍 , 所以索某很快就答应了 。